成语拼音:jiān qiáng bù qū
成语解释: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坚决不低头
繁体字形:堅強不屈
英文翻译:be firm and inflexible
坚:1.硬;坚固:坚冰。坚城。坚不可破。坚如磐石。2.坚固的东西或阵地:攻坚。披坚执锐。无坚不摧。3.坚定;坚决:坚信。坚守阵地。4.姓。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屈:1.弯曲;使弯曲:屈指。屈膝。猫屈着后腿,竖着尾巴。2.屈服;使屈服:宁死不屈。威武不能屈。3.理亏:屈心。理屈词穷。4.委屈;冤枉:受屈。叫屈。你可屈死我了。5.姓。
生活中哪些场景最能体现"坚强不屈"的精神?来看这个例子:王阳明被贬龙场驿时,没有纸张就用树皮写书,生病就尝百草自医。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志向的行为,正是成语的最佳注解——就像在暴雨中护住火种的旅人,明知艰难却绝不松手。
有人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老古董"品质吗?其实当代创业者最能回答这个问题。某科技公司CEO在三年内经历九次产品失败,第十次终于研发出现象级应用。这种在失败浪潮中持续扬帆的精神,与古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执着如出一辙。
我们常误解坚强就是永不流泪。实则不然,残奥冠军张海迪说过:"我的轮椅碾过绝望,但碾不碎希望。"她患病后曾整夜哭泣,却在黎明时擦干眼泪开始写作。这种"允许脆弱但永不下跪"的态度,才是真正的坚强不屈。
有趣的是,自然界也在讲述同样的故事。黄山峭壁上的迎客松,种子落在岩缝里就分泌酸性物质溶解石头。这种生存智慧启示我们:坚强不一定要硬碰硬,像水渗入石缝般的柔韧坚持,往往更能创造奇迹。
观察身边普通人的故事更受启发。疫情期间便利店李老板坚持不涨价,每天多工作3小时分装物资。他说:"这个时候关门,街坊们的心就凉了。"这种平凡中的坚守,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
有人质疑坚强是否意味着固执。但真正的区别在于:固执是拒绝改变方向,而坚强是调整方法不改目标。就像山间小溪遇到巨石就绕道而行,但始终朝着大海的方向奔流。这种动态的坚持,才是当代人需要的生存智慧。
最后看这个令人深思的对比:被台风折断的棕榈树,第二年会在断口处萌发新芽;温室里的观赏植物稍有不适就枯萎。这提醒我们:过度的保护反而削弱生命力,适当的挑战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