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òng
  • shān
  • y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ì dòng shān yáo

成语解释: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巨大影响

繁体字形:地動山摇

英文翻译:the earth trembled and the mountains swayed

地动山摇的意思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动: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摇:摇摆;使物体来回地动:动摇。摇晃。摇手。摇铃。摇橹。摇头晃脑。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地动山摇”这成语,大家第一反应是不是地震场面?其实啊,它可不止用来形容自然灾害。举个例子,你见过演唱会现场吗?当全场几万人跟着节奏跺脚欢呼,那场面简直像地动山摇一样,连地板都在震!说白了,这就是用夸张手法表达“动静大得吓人”嘛。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只能用在物理层面的震动吗?当然不是!比如隔壁老王家儿子考上清华,全家激动得又是放鞭炮又是请客,街坊邻居都调侃:“老王家的喜事儿,搞得整条街地动山摇似的!”你品,你细品,这里说的其实是情绪或事件的“冲击力”。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用这词儿是不是有点老派?我倒觉得不然。前阵子看科技新闻说某公司发布新产品,评论区就有人写:“这技术一公布,整个行业都地动山摇!”你看,用在比喻创新带来的颠覆感,反而更带劲儿了。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学成语总死记硬背,现在才明白灵活运用才是王道。

最后提个冷知识——你们知道这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里吗?原文写的是“地动山摇,海水沸涌”,听着就比现在夸张十倍!所以说语言啊,就像块橡皮泥,捏成啥样全看咋用。下次遇到特别震撼的事儿,别光喊“绝了”,试试甩一句“真是地动山摇”,保管让人眼前一亮!

地动山摇的造句

  1. 造句 不久后,天空将委屈传染给了大山,山哭了,哭得地动山摇。泪水打湿了山上灰朦朦的一切。听,雨滴滚落在花瓣上带着几分梦幻般的色彩;瞧,雨滴斜织下的宁静已渗入了岩石的罅隙。嬉戏,发出了隐隐约约重重叠叠的轻音。
  2. 造句 师父压师母,师母压床,床压地,地动山摇。师母上师父,师父上天,天上神,神通广大。。。
  3. 造句 我国原*弹引爆成功,只见银光一闪,霎时地动山摇,声震寰宇。
  4. 造句 火山爆发时那地动山摇的样子想想都让人害怕。
  5. 造句 定向爆破的威力真大,只听到地动山摇般一声巨响,那座旧楼就成了一堆废墟。
  6. 造句 空中一声巨响,震得地动山摇。
  7. 造句 猛听得轰的一声,地动山摇,震耳欲裂。敌人的碉堡被炸的开了花。
  8. 造句 在四川地震的时候,地动山摇,人们当时害怕极了。
  9. 造句 我国原*弹引爆时,只见银光一闪,霎时地动山摇,声震寰宇。
  10. 造句 神州5号飞船在地动山摇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