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ó
  • n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ó wú níng rì

成语解释: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宋大国也,起倾国兵,盛气而来……吾国无宁日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

繁体字形:國無寍日

英文翻译:there is no peace in the country

国无宁日的意思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宁:[níng]1.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2.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归宁。3.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4.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5.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6.姓。[nìng]1.情愿: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2.岂,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宁唯是。[zhù]1.贮藏;积聚。同“”。2.久立。同“”。3.大门与屏风之间。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成语评论

国无宁日”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国家没有安宁的日子,常用来形容社会动荡或矛盾频发的状态。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某个国家长期经历战争、饥荒和权力斗争,老百姓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这时候人们可能会感叹:“哎,真是国无宁日啊!”

有人可能会问:国无宁日”只能用来描述国家层面吗?其实不然。比如某家公司如果管理层天天内斗、员工大规模离职、业务接连亏损,员工私下也会用“公司无宁日”这类改编说法。这说明成语的核心在于表达“持续性的混乱状态”,应用场景可以灵活扩展。

在历史故事里,这个成语常出现在转折点。比如《三国演义》中,董卓乱政时期汉室衰微,谋士在劝说诸侯出兵时会说:“若放任贼人横行,恐将国无宁日。”这里既点明了现状的危急,也暗示需要采取行动改变局面。

有个有趣的矛盾现象:为什么人们明知“国无宁日”是负面状态,却总在历史中重复上演?或许就像台风过境前的低压天气,矛盾积累到临界点时,单靠个别力量已难以扭转趋势。但反过来说,每次动荡后往往孕育着新秩序,就像暴雨过后空气反而更清新。

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更像一面镜子。去年社区因物业纠纷闹得沸沸扬扬时,邻居张叔在业主群里发过一句:“再这么折腾下去,咱们小区都快国无宁日了。”这种接地气的用法,反而让更多人意识到:维护稳定环境需要每个人的理性参与。

从个人视角看,成语背后的警示意义大于字面含义。它提醒我们关注系统性的问题苗头,就像身体不适时要及时调理,而不是等病症全面爆发。毕竟,真正的安宁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持续的经营与守护。

最后分享个观察:那些历经风雨仍能保持稳定的集体,往往具备两个特质——畅通的沟通渠道,以及关键时刻的决策魄力。这或许能给处在各种“小规模动荡”中的我们,提供些解决问题的灵感方向。

国无宁日的造句

  1. 造句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国的志士出现,挽救民族的危亡。
  2. 造句 除恶务尽,否则国无宁日,贻害无穷。
  3. 造句 烽火连天,国无宁日。人生只得流离颠沛。
  4. 造句 旧中国,新旧军阀连年混战,弄得国无宁日,大地萧条,生灵涂炭。
  5. 造句 对于各种犯罪分子都要严惩不贷,否则就国无宁日。
  6. 造句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真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吗?
  7. 造句 他意识到除非英国至少归还一部分以前的占领地,否则国无宁日。
  8. 造句 原来汉武帝穷兵黩武,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9. 造句 从此,朝鲜兵连祸接、国无宁日,朝鲜王室也如同风前残烛,开始了胆战心惊的岁月。
  10. 造句 国无宁日,民何以为安?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一群普通人催人泪下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