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ó
  • níng
  • su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ó wú níng suì

成语解释: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5回:“国无宁岁,民无安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

繁体字形:国无宁岁

英文翻译:Guowuning

国无宁岁的意思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宁:[níng]1.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2.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归宁。3.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4.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5.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6.姓。[nìng]1.情愿: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2.岂,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宁唯是。[zhù]1.贮藏;积聚。同“”。2.久立。同“”。3.大门与屏风之间。

岁:1.年:岁月。岁首。岁末。岁暮。辞旧岁,迎新年。2.表示年龄的单位:孩子满了三岁了。这匹马是六岁口。3.指时间:岁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们)。4.年成:歉岁。丰岁。5.姓。

成语评论

国无宁岁”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字面意思是“国家没有安宁的年份”,常用来形容社会长期动荡、战乱频繁的状态。比如历史书上说“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国无宁岁”,是不是立刻联想到烽火连天的画面?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历史场景里吗?当然不是!比如描述一家公司内斗不断,可以说“部门争权夺利,整个团队几乎国无宁岁”。这里把国家概念缩小到组织层面,反而让表达更生动。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老王家三个孩子天天为遗产吵架,邻居摇头说:“他家这半年真是国无宁岁啊。”你看,成语用在小家庭场景里,反而有种黑色幽默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个成语自带时间跨度。如果说“最近三天家里吵架”,用“国无宁岁”就夸张了。但如果是“这对夫妻结婚二十年天天吵架”,用起来就恰到好处——时间维度让成语更有厚重感。

个人觉得,这类成语就像历史留下的警示灯。当我们用“国无宁岁”描述现状时,其实暗含着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就像每次看到战乱地区的新闻,总会想起这个词背后的沉重分量。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成语中的“宁岁”其实源自《诗经》,古人用“宁”表达的不只是平安,更有万物和谐生长的意境。所以下次使用时,不妨想象田野里庄稼安静生长的画面,感受成语里更深层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