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ǔ qú sān shì
成语解释:指繁华的街市。
成语出处:宋·柳永《看花回》词:“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城市
繁体字形:九衢三市
英文翻译:Jiuqusan City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衢:四通八达的大路:通衢。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市:1.做买卖的地方:开市。上市。2.城市:市区。市容。3.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有中央直辖市、省(或自治区)辖市等。4.属于市制的(度量衡单位):市尺。5.买:市贱鬻贵。
“九衢三市”这个成语,听起来像在描述某种热闹场景?没错!它原本指代纵横交错的街道和繁华的市场,现在更多用来比喻城市车水马龙、生机勃勃的景象。比如有人问:“这个成语和'车水马龙'有什么区别?”其实前者更侧重城市布局的复杂与商业繁荣的叠加,就像同时看到了立交桥的层次感和购物中心的霓虹灯。
最近路过新建的商业区,突然理解了成语的画面感。八车道的马路呈放射状延伸,楼群间的空中连廊像蛛网串联着不同商场,外卖骑手在专用车道上穿梭——这不正是现代版的“九衢三市”?有人可能会疑惑:“古代没有高楼大厦,这成语还适用吗?”其实核心从未改变,无论是唐宋的坊市制度,还是现在的TOD综合体,人类始终在探索空间效率与商业活力的平衡。
记得有次带外地朋友逛老城改造区,他站在观景台突然冒出一句:“这里既有老胡同的岔道,又有新商圈的玻璃幕墙,真是九衢三市活过来了。”这个用法让我眼前一亮。原来成语不仅能描述整体繁荣,还能体现新旧交融的城市脉动。若有人追问:“用这个词会不会显得浮夸?”关键要看场景——用来写旅游宣传册恰到好处,但描述偏远小镇就可能文不对题。
有个有趣的发现:很多城市地标都在实践这个成语的理念。重庆洪崖洞把山城步道和吊脚楼商业结合,上海南京西路让石库门里弄与奢侈品店共存。这些设计看似随意,实则暗合“街道网络+商业集群”的古老智慧。或许这就是成语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形式在变,但人们对便捷交通和丰富消费的双重需求始终如一。
傍晚站在天桥上看下班高峰,忽然觉得成语里藏着城市发展的密码。当快递车、公交车、自行车在立体路网中各走其道,当便利店、生鲜超市、咖啡馆在街角形成微型生态圈,这种有序的繁忙本身,就是现代文明最生动的注脚。下次遇到堵车别急着抱怨,换个角度看,这不正是“九衢三市”在现实中的交响乐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