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ì zǐ]
注音 ㄧˋ ㄗˇ
繁体 義子
是否常用

义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义子yì zǐ

    基本解释

    1.即义儿。 2.套盒的内盒。

    辞典解释

    义子  yì zǐ   ㄧˋ ㄗˇ  

    认领而非亲生的儿子。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父母染病双亡,张员外认我为义子,抬举得成人长大。」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因日食无措,父妻商议,情愿出继与鲍文卿名下为义子,改名鲍廷玺。」
    也称为「义男」、「义儿」。

网络解释

  1. 义子

    其与结拜相似,认作的子辈的男性幼者为子,此人即为义子,属干亲。当今随着时代发展,义子的称呼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北方地区则大多称“义子”叫做“干儿子”;而结拜的兄弟姐妹称为“义兄”、“义弟”、“义姐”、“义妹”,北方地区则大多称为“干哥哥”、“干弟弟”、“干姐姐”、“干妹妹”。在法律称谓上,民间对收养来的孩子称为养子女,抚养双亲为养父母。

义子的单字解释

  • 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义子"的相关成语

【义子】的常见问题

  1. 1. 举国尽苏联,赤化不如陈独秀。满朝皆义子,碧云应继魏忠贤。

  2. 2. 他一生绝嗣无后,还好收了一个义子.

  3. 3. 队列结构是平面的,所以不能在队列中定义子队列.

  4. 4. 善良的老夫妇将那个流浪儿收为义子.

  5. 5. 提供使用表达式而不是预定义子句进行汇总或聚合的步骤。

  6. 6. 对于这个对话框中列出的每个选择,以粗体显示定义子模式的正则表达式部分。

  7. 7. 他走到小阁,见董卓坐在床上,义子吕布侍立于侧。

  8. 8. 遂叫人颁发彩带、盔甲等物件,并当场欲认吕布为义子,台下欢声雷动,一片赞叹声。

  9. 9. 十三太保与五代史滥收义子之谜。

  10. 10. 小五义老五,小侠艾虎!北侠欧阳春的义子,黑妖狐智化的徒弟!白眉大侠徐良!穿山鼠徐庆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