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ān
  • liáo
  • zh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ān liáo zhǔ yì

成语解释: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成语出处: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第二,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官僚主義

英文翻译:bureaucracy

官僚主义的意思

官: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僚:1.官吏:官僚。2.指在同一官署任职的官吏:同僚。僚属。

主:1.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3.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预示:早霞主雨。7.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姓。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成语评论

官僚主义是个挺有意思的词儿,咱们先来拆解字面意思。"官僚"指代行政体系中的层级结构,"主义"则代表某种固化的思维模式。说白了就是脱离实际、只讲程序的形式主义作风。

推诿扯皮:踢皮球的艺术

某单位收到群众投诉,窗口工作人员说"这事儿要找李科长",李科长说"需要王主任签字",王主任说"得先走完系统流程"。这种"击鼓传花"式的办事方式,本质上是用程序正义掩盖不作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责任链条越长,个人风险反而越小。

纸上谈兵:文件堆里的安全区

某地防汛会议上,各部门汇报材料装订精美,应急预案厚达三百页,却没人实地检查过河道清淤情况。等到洪水真的来了,才发现方案里的"物资储备点"根本不存在。这种现象揭示出:在文件上解决问题比实际解决问题更轻松,还能规避问责风险。

官样文章:形式大于内容的困局

某社区要求每个商户签订十份安全生产承诺书,却从未组织过消防演练。检查时只看档案盒厚度,不管实际执行效果。这种把手段当目的的做法,就像用美颜相机拍危房——照片看着光鲜,房子该塌还得塌。

破局的可能性

最近在政务大厅看到个新现象:每个办事窗口都贴着"首问负责制"的牌子。有个大爷来办退休认证,工作人员直接起身带他去自助机操作,全程没说过"这不归我管"。这个细节让我相信,数字化工具加上责任明晰化,确实能打破推诿链条。

有次参与企业座谈会,年轻公务员主动建议:"我们可以建个共享文档,各部门同步审批意见。"这种协作思维要是普及开来,那些需要盖二十个章的审批流程,说不定能压缩成三天办结。技术革新正在倒逼工作方式转型,这或许是个积极的突破口。

官僚主义的造句

  1. 造句 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彻底进行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才能完全战胜官僚主义。列宁 
  2. 造句 集中精力,绝对不妥协的向官僚主义开战。
  3. 造句 官僚主义往往与形式主义为伴。
  4. 造句 领导者要关心群众疾苦,不应有官僚主义作风。
  5. 造句 战争不是儿戏,来不得半点官僚主义。
  6. 造句 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官僚主义。
  7. 造句 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
  8. 造句 官僚主义讲奉献,走马观花费时间;自由主义讲奉献,遵纪守法不沾边。
  9. 造句 在官僚主义和拖沓横行的年代,各种不靠谱甚嚣尘上!
  10. 造句 每个人都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