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líng bā suì
成语解释: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4回:“一时鱼奔鸟散,被楚兵砍瓜切菜,乱杀一回,杀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零碎
繁体字形:七零八碎
英文翻译:bits and pieces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零:1.零碎;小数目的(跟“整”相对):零用。零售。化整为零。2.零头;零数:挂零儿。年纪已经八十有零。3.放在两个数量中间,表示单位较高的量之下附有单位较低的量:一年零三天。八元零二分。4.数的空位,在数码中多作“○”:三零一号。二零零零年。5.表示没有数量:一减一等于零。这种药的效力等于零。6.某些量度的计算起点:零点。零下十摄氏度。7.姓。8.(草木花叶)枯萎而落下:零落。凋零。9.(雨、泪等)落下:涕零。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碎:1.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碗摔碎了。2.使碎:碎石机。碎尸万段。3.零星;不完整:碎布。琐碎。4.絮烦;唠叨:嘴太碎。
说到“七零八碎”,你脑海里会不会浮现出一堆杂乱的小物件?比如抽屉里散落的纽扣、桌上乱糟糟的文件,或是手机里存了上百张没整理的照片。这个成语本身就像它的字面意思一样,描述的是一种“分散、不完整”的状态。但它到底怎么用?为什么我们总被“七零八碎”困扰?
举个最生活的例子:小王搬家时翻出一箱旧物,里面装着半本日记、几只不成对的袜子、几枚生锈的钥匙。他挠挠头说:“这些七零八碎的东西,扔了可惜,留着占地儿。”你看,这里既点明了物品的零散,又带出了现代人“断舍离”的纠结心态。
有人问:“这成语只能形容实物吗?”当然不是!同事老张汇报项目进度时,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领导可能皱眉:“别讲得七零八碎的,先理清主线。”这时候形容的就是信息碎片化,比直接说“没逻辑”更生动。
我发现个有趣现象:越是忙碌的现代人,越容易陷入“七零八碎”的陷阱。比如同时开着5个聊天窗口、刷着短视频还要回邮件,这种注意力分散的状态,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七零八碎”?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收纳盒,而是学会给生活做减法。
再来个反转用法:李姐做拼贴艺术,专门收集糖纸、车票这些“七零八碎”。她说:“别人眼里的垃圾,拼起来就是故事。”你看,零碎之物换个视角,反而成了创作素材。这提醒我们: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你如何重组它们。
下次遇到杂乱无章的情况,不妨先停一停。就像玩拼图,零散的碎片本身没有意义,但找到正确的位置,就能拼出完整图景。生活里的“七零八碎”,或许正是等待被重新连接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