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líng bā luàn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零乱不堪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51章:“在金俊文被搬迁的七零八乱的家里,俊文和他的一家人都在哭鼻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七零八乱
英文翻译:Chaos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零:1.零碎;小数目的(跟“整”相对):零用。零售。化整为零。2.零头;零数:挂零儿。年纪已经八十有零。3.放在两个数量中间,表示单位较高的量之下附有单位较低的量:一年零三天。八元零二分。4.数的空位,在数码中多作“○”:三零一号。二零零零年。5.表示没有数量:一减一等于零。这种药的效力等于零。6.某些量度的计算起点:零点。零下十摄氏度。7.姓。8.(草木花叶)枯萎而落下:零落。凋零。9.(雨、泪等)落下:涕零。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七零八乱”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杂乱无序的状态。比如:“搬家后的客厅里,纸箱、衣物、锅碗瓢盆堆得七零八乱,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这种场景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但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会用“七零八落”的变体“七零八乱”来描述混乱?其实,“七…八…”的结构在中文里常用来强调“多而杂”,比如“七嘴八舌”“七上八下”,而“零”和“乱”则强化了“分散”和“无章”的意味。
再举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孩子的玩具区总是七零八乱,乐高积木混着恐龙模型,绘本下面压着蜡笔。”这时候你可能会想——这种混乱是坏事吗?我倒觉得未必。杂乱有时候反而是创造力的土壤,小朋友在“七零八乱”中能找到意想不到的组合方式。当然,前提是别踩着乐高硌到脚。
工作中也常见类似情况:“项目进入收尾阶段,会议纪要、设计稿、测试报告在桌面上铺得七零八乱。”这时核心问题浮现:如何把“七零八乱”转化为有序?我的经验是设立“临时收纳区”——用不同颜色的文件夹区分紧急程度,就像给混乱套上缰绳。这个过程本身,其实也是思维整理的外化。
说到个人观点,我始终认为“七零八乱”是生活的常态。就像山间溪流里的鹅卵石,看似随意散落,但每一块都被水流打磨出独特形状。我们与其追求绝对的整齐,不如学会在混乱中发现隐藏的秩序。下次看到七零八乱的场景,不妨先观察再动手——说不定乱中有宝呢?
最后看个交通案例:“早高峰的地铁站,共享单车横七竖八停得七零八乱。”这场景让人忍不住想问——是规划不足还是使用习惯问题?或许两者都有。但值得高兴的是,越来越多城市开始用电子围栏技术,像玩拼图那样把单车嵌回合适的位置。你看,再乱的局面,总能找到梳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