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ù
拼音 [gǔ zhù]
注音 ㄍㄨˇ ㄓㄨˋ
繁体 鼓鑄
是否常用

鼓铸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鼓铸gǔ zhù

    基本解释

    鼓铸 gǔzhù

    [to mint coins by melting metals] 鼓风扇火,冶炼金属、铸造钱币或器物

    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史记·货殖列传》

    辞典解释

    鼓铸  gǔ zhù  ㄍㄨˇ ㄓㄨˋ  

    冶炼金属以制钱币或器物。
    《续汉书志.第二八.百官志五》:「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铸。」

网络解释

  1. 鼓铸

    鼓铸,读音是gǔzhù,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是鼓风扇火,冶炼金属 。

鼓铸的单字解释

  •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 1.把金属熔化后倒进砂型或模子里,制成物件:铸铁。铸字。2.造成:铸成大错。

"鼓铸"的相关成语

【鼓铸】的常见问题

  1. 1. 但滇省代京铸钱较之京局直接鼓铸反而增加了铸钱成本。

  2. 2. 懿旨购置机器于天津鼓铸,一文以一钱为率,京、外毋得参差。

  3. 3. 后炀帝在扬州开炉鼓铸夹锡五铢,铜色发白,故世称“白钱”。

  4. 4. 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

  5. 5. 宋·周遵道《豹隐纪谈》记载,宋代凡鼓铸钱,每一版六十四文。

  6. 6. 内作判官韦伦请厚价募工,繇是役用减而鼓铸多。

  7. 7. 地擅铜陵鼓铸便,偶留遗迹世罕觏。

  8. 8. 迈上疏,以租庸、常平、盐铁、鼓铸各分于诸司而总于户部,发运使无所用之。

  9. 9. 鼓铸钱刀,素有程限,悯其劳苦,特示矜宽。

  10. 10. 同一时期洋铜自乾隆初期以降输入中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到嘉道时期已占不到全国鼓铸用铜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