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ù sǐ bù zé yīn
成语解释: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成语出处:见“鹿死不择音”。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地方
繁体字形:鹿死不擇蔭
英文翻译:Deer die without shade
鹿:1.哺乳动物,反刍类,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的头上有角,个别种类雌的也有角,毛多为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有梅花鹿、马鹿等。2.(Lù)姓。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择:[zé]1.挑选:选择。择善而从。饥不择食。两者任择其一。2.姓。[zhái]1.义同“择”(zé):择菜(把蔬菜中不宜吃的部分剔除,留下可以吃的部分)。2.分解并理清(混乱的线、绳等):费了半天劲,才把那团乱毛线择开。
荫:[yìn]1.没有阳光;又凉又潮:地窖很荫。2.遮蔽:荫覆。3.古指因父祖有功,子孙得到官爵或特权。4.庇护:荫庇。[yīn]同“阴”。
“鹿死不择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的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比如老张的公司突然倒闭,他为了养家糊口,第二天就去工地搬砖。朋友说他“太冲动”,可这正应了那句老话——人在危急时刻,哪有功夫挑三拣四?
有人会问:这个成语和“饥不择食”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讲紧迫状态下的选择,但“鹿死不择荫”更强调环境逼迫下的被动感。就像去年台风登陆时,李阿姨抱着孩子直接躲进路边快递柜,这种非常规选择背后,是求生本能压倒了理性判断。
成语里的“荫”字特别有意思。古人观察到受伤的鹿会慌不择路躲进灌木丛,哪怕枝叶根本遮不住庞大的身躯。这让我想到疫情期间很多实体店转行卖口罩,服装店摆满消毒液,看似滑稽却暗含着转型求生的智慧。
现代职场中也能看到类似现象。小王被裁员后立刻注册了外卖骑手,虽然收入只有原来三分之一,但他说:“先保证现金流不断,再慢慢找机会。”这种“先活下来再求发展”的思路,不就是当代版的“鹿死不择荫”吗?
我常想,这个成语其实在提醒我们宽容。当看到别人做出看似不合理的决定时,不妨想想:或许他正处在人生的台风天。就像去年邻居大叔在房价低谷时贱卖祖宅,后来才知道他急着凑钱给老伴做手术。有些选择背后,藏着外人看不见的暴风雨。
下次遇到需要快速决断的时刻,不妨给自己三分钟深呼吸。虽然“择荫”的时间有限,但保持基本的判断框架,或许能在急流中找到相对稳妥的落脚点。毕竟生存智慧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在现实夹缝中寻找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