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í fú hàn dà shù
成语解释: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成语出处: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不自量力
繁体字形:蚍蜉撼大樹
英文翻译:ridiculously overrate one's own strength
蚍:〔蚍蜉〕大蚂蚁,如“蚍蜉撼大树”。
蜉:〔蜉蝣〕昆虫。体细长纤弱,有长尾。幼虫生活在水里,成虫在水面飞行。寿命极短,只有几小时到几天。
撼:摇;摇动:摇撼。震撼天地。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你听说过“蚍蜉撼大树”这个成语吗?字面意思是蚂蚁想摇动参天大树,用来比喻自不量力的行为。但现实中真的存在这种“蚂蚁撼树”的场景吗?
比如小王刚入职就要求公司改革十年未变的报销制度。同事笑他“真是蚍蜉撼大树”,结果三个月后,财务部竟真的更新了电子审批系统。这里蚂蚁虽然弱小,但持续啃噬也可能改变大树的根基。
有人会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浪费时间吗?”其实关键在于行动背后的动机。就像环保志愿者清理海滩垃圾,单次行动看似杯水车薪,但持续行动叠加起来,既改变环境又唤醒他人意识。
我曾在社区推动垃圾分类时深有体会。起初只有三家响应,还被戏称“拿鸡蛋碰石头”。但通过每月举办科普活动,两年后70%住户养成了分类习惯。这让我相信,某些看似“不自量力”的坚持,本质是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
当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要评估现实条件。就像创业新手直接挑战行业巨头,若没有差异化优势,可能真会成为“撞树的蚂蚁”。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每个领域都畏惧强者,创新进步又从何而来?
下次看到有人在做“蚍蜉撼大树”的事情,不妨先观察三个维度:行动背后的驱动力是否纯粹,采用的方法是否可持续,以及是否具备灵活调整的智慧。毕竟,今天的蚂蚁军团里,可能藏着未来的生态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