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i zhé bù náo
成语解释: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成语出处: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意志坚定,坚持到底
繁体字形:百摺不撓
英文翻译:never yield in spite of reverses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折:[shé]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亏损:折本儿。折耗。3.姓。[zhé]1.断;弄断:骨折。把树枝折断了。2.损失:损兵折将。3.弯;弯曲:曲折。百折不挠。4.回转;转变方向:转折。刚走出大门又折了回来。5.折服:心折。6.折合;抵换:折价。折账。折变。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折。打九折。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叠: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装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儿。[zhē]1.翻转:折跟头。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折一折就凉了。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挠:1.阻碍;搅扰:阻挠。2.弯曲;屈服:不屈不挠。3.搔;抓:挠痒痒。
说到“百折不挠”这个成语,你可能会想到那种“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举个栗子,老张开包子铺三年亏了五次本,但每次他都笑嘻嘻地说:“生意嘛,就像揉面团,多摔打几次才劲道!”你看,这不就是典型的百折不挠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啥非得坚持到底啊?及时止损不香吗?”这里的关键在于,百折不挠不是让你在错误的方向上死磕,而是像玩闯关游戏一样,每次失败都让你摸清BOSS的弱点。比方说运动员训练时反复纠正动作细节,你说他每天失败几百次,但人家心里门儿清——这都是在攒经验值呢。
记得我大学室友考研那会儿,连续两年落榜。第三年他直接把复习资料贴在卫生间镜子上,边刷牙边背单词。结果你猜怎么着?去年他成了我们系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这故事让我明白,百折不挠的人就像竹子——风雨来了先弯腰,等天晴了“噌”地弹得比谁都高。
不过话说回来,生活中真有人能永远不认怂吗?我觉着吧,百折不挠的精髓不在“不挠”,而在“敢挠”。就像我表姐创业三次失败后,果断转行做自媒体,现在反而混得风生水起。所以说,真正的坚持是带着脑子调整策略,而不是跟现实玩“头铁大赛”。
最近看新闻说有个程序员小哥,为了开发无障碍软件测试了上千种方案。有记者问他烦不烦,他挠头笑道:“每次失败就像拆盲盒,虽然拆出的是‘谢谢惠顾’,但集齐七个就能召唤神龙啊!”你看,把挫折当集卡游戏玩,这不就是现代版的百折不挠吗?
说到底,这个成语最打动人的地方,是它藏着个“成长彩蛋”。就像玩俄罗斯方块,你以为那些没消掉的障碍是在添堵?其实它们正在帮你搭建登天的阶梯。下次遇到坎儿时不妨想想:哎哟,这波经验值刷完,是不是该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