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ī gēn jié dǐ
成语解释: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如今是人力世界,归根结底,还是靠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状语、分句;指归结到根本上
繁体字形:歸根結底
英文翻译:in the final analysis
归: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根:1.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2.比喻子孙后代:这孩子是他们家的根。3.(根儿)物体的下部或某部分和其他东西连着的地方:耳根。舌根。墙根。根基。根底。4.事物的本原;人的出身底细:祸根。寻根。从根儿上解决问题。知根知底。5.根本地;彻底:根究。根治。根绝。6.依据;作为根本:根据。无根之谈。7.用于细长的东西:两根筷子。一根无缝钢管。8.方根的简称。9.一元方程的解。10.姓。
结:[jié]1.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结绳。结网。结彩。2.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结。活结。死结。蝴蝶结。3.发生某种关系;结合:结仇。结社。结为夫妻。4.凝聚;凝结:结晶。湖面结了一层冰。5.结束;了结:结账。归根结底。你不理他不就结了吗?6.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保结。具结。7.姓。[jiē]长出(果实或种子):树上结了不少苹果。这种花结子儿不结?。园地里的南瓜、豆荚结得又大又多。
底:[dǐ]1.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2.末了:年底。月底。到底。3.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4.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5.何,什么:底事伤感。6.古同“抵”,达到。[de]同“的”。
“归根结底”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回归到根和底”,用来强调事物的本质或最终结论。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公司今年的业绩下滑?”回答可能是:“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团队协作效率上。”这里用成语把复杂原因浓缩成核心矛盾,既简洁又有力。
自问:什么时候适合用“归根结底”? 当讨论需要“破开表象、直达本质”时,这个成语能帮人快速抓住重点。比如分析个人成长困境,可以说:“归根结底,突破瓶颈的关键在于行动力。”比起长篇大论的理论,这句话能让对方立刻理解核心建议。
自问:为什么人们爱用这类成语? 人类思维天然追求“简化认知”。就像整理房间时把杂物放进收纳盒,“归根结底”四个字能把散落的信息打包成逻辑闭环。比如讨论环保问题:“乱扔垃圾的治理,归根结底要靠全民意识的觉醒。”这句话将技术手段、政策法规等细节归入更高维度的解决方案。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尤其有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常被海量细节淹没。用“归根结底”做思维锚点,就像在湍急河流中放下定位桩,既避免观点飘忽,又为深入探讨提供支点。比如讨论人工智能发展时,与其争论技术参数,不如说:“归根结底,工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者的初心。”
试着在下次沟通时主动使用它。无论是工作报告中的结论提炼,还是朋友聊天的观点碰撞,这个词都能像探照灯一样,把散乱的思绪聚合成清晰的光束。记住,语言不仅是表达工具,更是思维的雕刻刀——用得精准,思考自然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