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ún jiē sāi xiàng
成语解释: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迭背,闹闹穰穰,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特别多
繁体字形:屯街僿巷
英文翻译:Tunjiesaixiang
屯:[tún]1.聚集;储存:屯粮。2.驻扎:屯兵。3.村庄。多用于地名,如皇姑屯(在辽宁)。[zhūn]困难。
街:街道,两旁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大街小巷。
塞:[sāi]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塞儿。软木塞儿。[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塞外。要塞。边塞。
巷:[xiàng]1.较窄的街道:深巷。陋巷。一条小巷。街头巷尾。街谈巷议。2.(Xiàng)姓。[hàng]巷道。
“屯街塞巷”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春节期间,古镇的庙会人山人海,游客们屯街塞巷,连移动半步都困难。这时候摊主的吆喝声、孩子的嬉闹声此起彼伏,仿佛整条街都活了过来。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人山人海’有什么区别?”其实“屯街塞巷”更强调空间的拥挤感——不仅是人多,更是把原本宽敞的街道变得像被塞满的容器。就像上周社区超市做周年庆,鸡蛋特价三毛一个,附近居民屯街塞巷的场景,把收银台都围成了九曲十八弯。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非实体场景。比如某明星突然空降直播平台,弹幕疯狂刷屏时,评论区简直屯街塞巷,连明星的脸都被文字遮得严严实实。这种用法既保留了原意,又赋予了互联网时代的幽默感。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写突发事件引发的聚集效应。去年台风天超市抢购矿泉水,货架五分钟清空的场面,用“屯街塞巷”来形容,比说“挤破头”更显画面感。生活中遇到这类场景时,不妨试试用这个四字成语,能让描述瞬间生动起来。
最后留个思考:为什么古人会选择“屯”和“塞”这两个动词?细品会发现,“屯”有驻扎堆积的意味,“塞”则带着强制填满的力道,两个字叠加正好传递出被迫停滞的拥挤状态。这种用词智慧,在今天依然能精准击中我们的场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