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ng
  • chóu
  • k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

成语解释: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成语出处:《诗经 秦风 无衣》:“与子同仇。”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繁体字形:同讎敵愾

英文翻译:have the same enemy and hatred

同仇敌忾的意思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仇:[chóu]1.仇敌:疾恶如仇。同仇敌忾。2.仇恨:结仇。血泪仇。他们两家有仇。[qiú]姓。

敌:1.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军。2.敌人:仇敌。残敌。分清敌我。3.对抗;抵挡:所向无敌。寡不敌众。4.(力量)相等的:匹敌。势均力敌。

忾:[kài]愤怒,愤恨:同仇敌忾(大家一致痛恨敌人)。[xì]1.叹息。2.遍及;到:“忾乎天下。”

成语评论

同仇敌忾”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呢?举个例子:某次社区会议上,居民们听说开发商要在附近建污染工厂,大家立马团结起来,联名抗议、找媒体曝光,最终成功叫停项目。这时候就可以说:“面对共同的威胁,居民们同仇敌忾,守护住了家园环境。”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打仗的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公司团队遇到竞争对手恶意挖角时,全员主动加班优化产品,用行动反击对手的挑衅。这种职场场景同样适用:“团队同仇敌忾的凝聚力,反而让危机变成了突破的契机。”

再举个历史案例:抗日战争时期,不同党派放下分歧组建统一战线。这种“枪口一致对外”的状态,正是成语最经典的写照。不过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群体对立都适用这个成语——只有当群体因共同利益受损而自发联合时,才算真正的同仇敌忾

有意思的是,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有了新用法。比如网友集体举报网络诈骗账号时,评论区常能看到这样的调侃:“今天咱们同仇敌忾当键盘侠,为民除害!”这种轻松化的表达,反而让成语焕发了新活力。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揭示了群体动力的规律。当人们意识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时,原本松散的关系会快速拧成一股绳。不过也要警惕被情绪裹挟,毕竟团结的初衷应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对立。

最后分享个小观察:疫情期间邻里互助群里分享物资的场景,某种意义上也算温和版的同仇敌忾。大家对抗的不是具体的人,而是病毒带来的生存压力。这种正向的团结精神,或许正是成语在新时代的进化方向。

同仇敌忾的造句

  1. 造句 看到大家如此地同仇敌忾,他边喊着口号,边流下泪来。
  2. 造句 在战场上大家要齐心协力.同仇敌忾的对付敌人。
  3. 造句 国人同仇敌忾,打败了日寇的侵略。
  4. 造句 将士们热血滔滔、同仇敌忾,这场战争必胜无疑。
  5. 造句 因为国人同仇敌忾,所以能打败日寇的侵略。
  6. 造句 面对敌人我们要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7. 造句 大家同仇敌忾得责斥着落网的小偷。
  8. 造句 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打击入侵者。
  9. 造句 凝聚国人同仇敌忾所起的巨大作用来说,还是就其对后来的重大影响来说,都是卓着的。
  10. 造句 解放军同仇敌忾得打击着日寇,英勇极了!

"同仇敌忾"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