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wú jù xì

成语解释:巨:大。事情无论大小,同等对待。亦作“事无大小”,“事无小大”。

成语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咸于亮。”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事無巨細

英文翻译:all kinds of work , no matter how big or trivial

事无巨细的意思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巨:1.大;很大:巨款。巨轮。巨幅画像。为数甚巨。2.姓。

细:1.(条状物)横剖面小(跟“粗”相对,2.—3.同):细铅丝。她们纺的线又细又匀。4.(长条形)两边的距离近:画一条细线。曲折的小河细得像腰带。5.颗粒小:细沙。玉米面磨得很细。6.音量小:嗓音细。7.精细:江西细瓷。这几件玉石雕刻做得真细。8.仔细;详细;周密:细看。精打细算。深耕细作。这人心很细。9.细微;细小:细节。事无巨细。不要管得太细。10.年龄小:细妹。细娃子。11.姓。

成语评论

事无巨细”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无论事情大小都认真处理”,但具体怎么用?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张姐开了一家早餐店,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熬豆浆、揉面团,连葱花切多长都要量一量。有人说她太较真,她却说:“包子褶捏歪了客人可能不说,但下次就不来了。”你看,这算不算“事无巨细”的典型?

有人问:事无巨细会不会浪费时间?比如写作业非要每个标点都检查三遍。这里有个关键点——分场景。程序员小李写代码时反复测试边界条件,避免软件崩溃,这叫“必要细致”;但他点外卖纠结餐具颜色半小时,就属于“过度纠结”。核心在于:对结果影响大的事,值得多花精力。

最近帮朋友策划婚礼时深有体会。打印请柬时发现某个字体比原设计粗了0.5毫米,印刷商说肉眼根本看不出来。但新娘坚持返工:“现在觉得是小问题,等现场灯光一打,所有细节都会被放大。”果然调整后的请柬在宴会厅暖光下显得格外精致。这种“较真”,其实是对他人体验的尊重。

有个现象挺有意思:老一辈常说“差不多就行”,年轻人反而更讲究细节。装修师傅老陈最近接了个90后客户的单子,对方拿着色卡比对墙面乳胶漆的灰度,连踢脚线接缝处都要用美纹纸遮挡再刷漆。老陈感慨:“现在年轻人不是挑剔,是懂得用细节提升生活质感。”这种转变,或许正是社会精细化的缩影。

个人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事无巨细”需要智慧加持。就像整理衣柜,与其每天叠十分钟衣服,不如先按季节、材质、使用频率做好分类。上周用这个方法帮父母整理药箱,把常备药分装到透明收纳盒,急救药品单独贴荧光标签,既避免了过期浪费,关键时刻还能快速找到。这种“聪明地细致”,或许才是现代人该追求的。

最后看个反常识案例:某网红书店因为书架间距太窄被差评,店主复盘时发现,当初为了多摆书把通道缩到75厘米,反而让顾客觉得压抑。有时候过分关注“把事情做细”,反而可能忽略整体体验。就像做菜放盐,放少了没味,放多了齁喉——关键在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平衡点。

事无巨细的造句

  1. 造句 李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
  2. 造句 还是自己作决定,别把什么事都交给老天,你事无巨细打扰老天,老天就会顺带给点麻烦。
  3. 造句 桑格拉斯先生却油嘴滑舌,事无巨细地告诉我们说行李如何被错放了。
  4. 造句 只要是上级交给的任务,事无巨细,小王都认真完成。
  5. 造句 傻乎乎的父母们,你们很早以前不经意的一个产品,正事无巨细地注视着你们,在灵魂的空白处奋笔疾书。他们是上好的*记官,把你们的一言一行记录在案。
  6. 造句 按照大纲备高考,充分领悟每一条。事无巨细藏胸壑,包你考场无烦恼。饮食清淡有营养,按时作息谨防凉。放松心态莫紧张,指日大名提金榜。祝君金榜提名!
  7. 造句 职场生存技巧:见到领导主动问好,事无巨细打理周到,遇到误解火气别冒,朋友一帮有人撑腰,同事之间关系友好,利益分配面面俱到,职场必定步步走高!
  8. 造句 养亲育儿求家欢,事无巨细劳碌心,寻梦奋斗拼事业,俯首甘为老黄牛,欲迎男性健康日,爱己意识需提高,各位男性朋友,记得健健康康的哦。
  9. 造句 他是个“妻管严”,家里事无巨细全由老婆说了算.
  10. 造句 倾诉是一场见机行事的欲望,而我,现在却没有事无巨细回忆的勇气。夏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