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óng yuè hóng jiǎo
成语解释:喻高举远逝。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说部》:“东方朔、阮籍其善处难者乎?既弗能避,又弗欲免,曷不龙跃鸿矫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龍躍鴻矯
英文翻译:Long yuehongjiao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跃:1.跳:跳跃。飞跃。一跃而过。2.姓。
鸿:1.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3.指书信:来鸿。4.姓。
矫:[jiǎo]1.把弯曲的弄直;纠正:矫正。2.强壮;勇敢:矫健。3.假托:矫命。[jiáo]〔矫情〕〈方〉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别太矫。情(qing)。
“龙跃鸿矫”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描述的是事物或人展现出非凡的活力和姿态,就像龙腾跃、鸿雁展翅一样充满力量感。下面用几个生活化的例子,带你理解它的用法。
场景一:职场新人逆袭小张刚入职时总被批评“经验不足”,但他每天主动加班学习,三个月后竟独立拿下百万项目。老板在会上感慨:“没想到他能龙跃鸿矫,短短时间脱胎换骨。”这里的核心是什么?其实是用动物姿态比喻人的突破性成长——看似平凡的个体突然爆发出惊人能量。
场景二:篮球赛绝杀时刻校队比赛还剩最后五秒,原本沉默的小李突然抢断、变向、三分出手,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解说员激动大喊:“这龙跃鸿矫的突破,彻底扭转了战局!”这种用法强调什么?不仅是动作的敏捷,更是关键时刻展现的爆发力。
自问:和“一鸣惊人”有什么区别?两者都形容突然显露才华,但“龙跃鸿矫”更侧重动态过程。比如创业者从筹备到产品上线的完整蜕变,就像幼龙破茧而出,每个环节都充满蓄力与释放的节奏感。
个人见解:警惕滥用场景有读者问:“能用来夸小孩考试进步吗?”我的建议是慎用。这个成语自带“厚积薄发”的厚重感,更适合需要长期积累的突破。若是临时抱佛脚考好,用“超常发挥”更贴切。
再看个反例:老陈的早点摊突然改用机器人煎饼,街坊们议论“这算什么龙跃鸿矫”。你看,技术升级虽新奇,但缺乏内在能量积蓄的过程,用这个成语就显得勉强了。
语言就像调色盘,每个成语都有独特色号。下次遇到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时刻,不妨观察是否伴随持续的能量积累——如果是,那么“龙跃鸿矫”就能为你的描述增添一抹生动的中国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