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óng téng hǔ xiào
成语解释:声势壮盛貌。
成语出处:明·陈子龙《望下邳作七言古》:“龙腾虎啸势莫当,谁知芒肠云飞扬?”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气势
繁体字形:龍騰虎嘨
英文翻译:gigantic and vigorous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腾:1.奔跑或跳跃:奔腾。欢腾。2.升(到空中):升腾。飞腾。3.使空(kòng):腾地方。腾出时间温功课。4.用在某些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反复、连续:翻腾。折腾。倒腾。闹腾。5.姓。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啸:1.(人)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打口哨:登高长啸。2.(禽兽)拉长声音叫:虎啸。鸟啸。3.泛指发出长而尖厉的声音:风啸。飞机尖啸着飞过顶空。
说起“龙腾虎啸”,许多人会联想到气势磅礴的场景,但具体该怎么用这个成语?咱们先看个例子:“公司刚拿下大项目,办公室里人人干劲十足,真有点龙腾虎啸的架势。”这里既体现了团队活力,又暗含了竞争中的强势姿态。
自问:龙腾虎啸到底形容什么?这个成语其实有两种用法。一是描述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比如“台风过境时海浪拍岸,风声如虎吼,云层翻涌似龙舞,堪称龙腾虎啸”;二是比喻人群或组织充满生命力的状态,比如“电竞比赛现场,选手们操作如飞,观众呐喊震天,整个场馆龙腾虎啸般热闹”。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特别适用。去年我参加科技峰会时,亲眼见过这样的场景:“展区里无人机编队变换造型,AR投影在空中盘旋,配合着节奏感极强的音乐,那种科技与创意碰撞的龙腾虎啸感,让人真切感受到行业脉动。”这种用法跳出了传统语境,赋予了成语新的时代意义。
自问:用这个成语要注意什么?关键要抓住“动态能量”这个核心。比如描写创业团队时可以说:“初创公司的会议室里,白板上画满思维导图,程序员敲键盘的声音和产品经理的争论声混在一起,俨然是个龙腾虎啸的战场。”这里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包含了多方角力的紧张感。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需要表现“多方力量交织”的场景。比如描写城市早高峰:“地铁口涌出的人群、此起彼伏的鸣笛声、滚动着实时数据的广告屏,构成了一幅现代都市版的龙腾虎啸图景。”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原有的气势,又加入了城市化进程的新注解。
下次遇到需要表现“充满张力的活跃状态”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就像给文字装了立体声环绕音响,能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蓬勃跃动的能量。毕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谁不想让自己的表达更带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