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óng yù shàng bīn
成语解释:见“龙驭上宾”。
成语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皇帝死的讳饰语
繁体字形:龍御上賓
英文翻译:death of a sovereign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御:1.驾驭车马;赶车:御者。2.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御下。御众。3.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御赐。御前。告御状。4.抵挡:防御。御寒。御敌。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宾:1.客人(跟“主”相对):外宾。宾至如归。2.姓。
“龙御上宾”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气势,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例子:某科技公司CEO在行业论坛上致辞时说:“能与诸位行业龙头共聚一堂,实乃龙御上宾之幸。”这里既表达了尊重,又巧妙抬高了与会者的地位。
这个成语到底什么意思?字面看像是“龙迎接贵宾”,实际使用时更多指向“以极高的礼遇接待尊贵客人”。比如历史剧中,皇帝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景,旁白可能会说:“此番龙御上宾的仪仗,尽显天朝威仪。”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也有妙用。某项目经理在庆功宴上举杯:“今天用龙御上宾的规格接待客户代表,感谢他们三个月来的密切配合。”既活跃气氛,又让客户感受到重视。
为什么现代人还用这么文绉绉的词?其实语言就像穿衣,正式场合需要“正装词汇”。我曾在某次学术研讨会上,听到主办方负责人用“龙御上宾”形容特邀院士,瞬间让会议规格显得不同凡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自带画面感。试想新品发布会上,主持人介绍行业泰斗:“今天我们以龙御上宾之礼,请出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拓者王教授。”比直白的“热烈欢迎”多了份文化厚度。
语言学家发现,这类成语的使用存在地域差异。在江浙沪等传统文化保留较好的地区,“龙御上宾”常出现在商会活动的致辞中,而在互联网公司密集的深圳,更多见于政府与企业的重要签约仪式。
最后分享个观察:当年轻人用“龙御上宾”形容自己招待朋友的用心时,往往会带着点幽默自嘲。就像上周朋友来家聚餐,我指着满桌外卖说:“这可是龙御上宾的待遇”,大家都笑作一团。语言的生命力,或许就体现在这种新旧碰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