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óng
  • wēi
  • zhè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óng wēi hǔ zhèn

成语解释: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成语出处: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梁鹄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龍威虎震

英文翻译:Dragon and tiger

龙威虎震的意思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威:1.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威信。威严。示威。助威。狐假虎威。2.凭借威力(采取某种行动):威逼。威吓。威胁。3.姓。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震:1.震动:地震。震耳欲聋。威震四方。2.特指地震:震源。防震棚。又连着震了几次。3.情绪过分激动:震惊。震怒。4.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见〖八卦〗。5.姓。

成语评论

提到“龙威虎震”,你可能会联想到气势磅礴的场景,比如古代将军带兵出征时铠甲铿锵、战鼓雷鸣的画面。比如:“公司年会上,董事长一上台发言,全场瞬间鸦雀无声,那份龙威虎震的气场让所有人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这个成语的核心在于展现一种压倒性的威严感,像龙虎相合般既有威慑力又有行动力。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严肃场合吗?”其实不然。比如孩子王组织小伙伴踢球时,叉着腰分配任务的模样,家长看了笑称“这小子倒是有点龙威虎震的架势”。这说明只要具备“震慑力+行动力”的组合,日常场景也能灵活使用。

另一个常见疑问是:“龙威虎震和‘雷厉风行’有什么区别?”前者更侧重不怒自威的气场,比如老教授推门进教室时,喧闹的教室秒静;后者更强调行动迅速,比如急诊科医生抢救病人的状态。这就像狮群捕猎时既有震慑猎物的威压(龙威虎震),又有闪电出击的动作(雷厉风行)。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柔性版龙威虎震”。比如创业团队Leader既能用清晰的逻辑镇住讨论场面(威),又能用幽默化解紧张气氛(柔),这种刚柔并济反而比单纯强势更有持久影响力。毕竟当代人更认同“以理服人”而非“以势压人”。

当我们在职场遇到需要快速决策的场景时,不妨试试“拆解式龙威虎震”:先抛出数据支撑的观点(立威),再给出可执行的解决方案(行动)。例如市场部会议上:“竞品三个月铺了200家门店(威),我们下周启动‘闪电计划’,分三组同时跑重点商圈(震)。”这种既有事实支撑又有明确路径的表达,往往比空喊口号更有效。

有趣的是,动物行为学研究发现,狼群首领的权威建立并不全靠武力震慑。它们通过率先探索新领地、公平分配食物赢得信任——这或许能给现代人启示:真正的“威”来自能力与担当,“震”源自果断与担当,而不是虚张声势。

"龙威虎震"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