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àng
  • děng
  • gu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í liàng děng guān

成语解释:同“等量齐观”。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子安》清·何守奇评:“齐量等观,则词林诸公,安非出于造物之戏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多用于否定句

繁体字形:齊量等觀

英文翻译:Equal measure

齐量等观的意思

齐:[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量:[liàng]1.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胆量。力量。3.数量:降雨量。产量。4.估计;衡量:量力而行。5.哲学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轻重、快慢等。[liáng]1.用器具确定东西的多少、长短或其他性质:量地。量血压。2.估计;衡量:打量。思量。

等:1.等级:同等。优等。2.种;类: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级:二等舱。共分三等。4.程度或数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车。请稍等一会儿。8.等到:等我写完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举未尽(可以叠用):北京、天津等地。纸张文具等等。10.列举后煞尾: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观:[guān]1.看:观看。走马观花。坐井观天。2.景象或样子:奇观。改观。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乐观。悲观。世界观。[guàn]1.道教的庙宇:道观。白云观。2.(Guàn)姓。

成语评论

齐量等观”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说的其实是一个挺实用的道理——平等看待不同事物,不偏不倚。比如你养了一盆花和一盆仙人掌,天天给花浇水却对仙人掌不管不问,最后花可能烂根,仙人掌也渴得半死。这时候“齐量等观”就派上用场了:根据每种植物的需求调整照顾方式,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碗水端平。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公平’吗?和‘一视同仁’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在“量”字上。齐量等观强调的不仅是态度上的平等,更要求我们客观评估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比如公司里做年终奖分配,如果按“齐量等观”的思路,就不是给所有人发同样的奖金,而是根据岗位价值、个人贡献和市场行情综合考量,让分配既合理又激励人心。

生活中我们常陷入非此即彼的选择困境。就像家长在“鸡娃”和“放养”之间摇摆不定时,不妨试试齐量等观:既看到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也重视性格培养的价值。我见过一个妈妈,她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时,专门留出每周半天的“自由探索时间”,孩子既可以研究恐龙化石,也可以纯粹发呆——这种动态平衡反而激发了孩子的自主学习兴趣。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看待科技发展的矛盾上。比如AI技术既带来便利也引发失业焦虑,这时候齐量等观就提醒我们:不必盲目追捧或全盘否定,而是冷静分析具体应用场景。就像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领域可能替代部分司机,但在医疗领域却能辅助医生完成更精准的手术——关键是用对人性的洞察来驾驭技术。

说到底,齐量等观不是让我们做老好人,而是培养一种“动态平衡”的智慧。它像走钢丝时手里拿的那根平衡杆,帮助我们在复杂情境中保持稳定。下次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时,不妨先问自己:“我是不是只盯着天平的一端看了?”或许答案就藏在被忽略的另一端。

"齐量等观"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