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 yān jiǔ diǎn
成语解释: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成语出处:唐 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指看中国
繁体字形:齊煙九點
英文翻译:tiny
齐:[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斋”。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烟:1.物质燃烧时所产生的气状物:冒烟。2.像烟的东西:烟雾。3.烟气刺激:烟了眼睛。4.烟草或烟草的制成品:烟叶。吸烟。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点:1.液体的小滴:雨点儿。掉点儿了。2.小的痕迹:墨点儿。斑点。3.汉字的笔画,形状是“、”。4.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即没有长、宽、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图形。如两直线的相交处、线段的两端都是点。5.小数点,如432.5读作四三二点儿五或四百三十二点儿五。6.表示少量:一点儿小事。吃点儿东西再走。7.用于事项:两点意见。8.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起点。终点。冰点。沸点。据点。先突破一点。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优点。重点。特点。10.姓。11.铁制的响器,挂起来敲,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12.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一更分五点:五更三点。13.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14.规定的钟点:误点。到点了。15.点心:茶点。早点。糕点。
“齐烟九点”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来源于唐代诗人李贺的《梦天》,原句是“遥望齐州九点烟”,用来形容从高空俯瞰大地时,九州仿佛成了九个微小的烟点。现在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的渺小或视角的宏大,比如描述卫星地图上的城市群,或是感慨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为什么有人会用“齐烟九点”表达自己的观点?举个例子,有人站在山顶看着远处的灯火说:“站在这儿看整个城市,真有种齐烟九点的感觉。” 这句话既描绘了眼前景象的壮阔,也隐含了对人类活动规模的反思——看似繁华的城市,在自然中不过如星火般微小。
这个成语能用在哪些新场景?假设有个设计师正在规划城市公园,他可能会说:“从航拍图上看,游乐设施就像齐烟九点散落在绿地上,需要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平衡。” 这里既保留了原意的空间感,又赋予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新内涵。
有个有趣的现象:现代人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会加入主观感受。比如天文爱好者观测星空后写道:“看着银河系里数以千亿计的恒星,突然觉得地球文明不过是齐烟九点。” 这种用法突破了原典的地理范畴,将视角扩展到了宇宙尺度。
我个人认为,“齐烟九点”的魅力在于它打通了宏观与微观的认知通道。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不妨试试“跳出问题看问题”——就像成语暗示的那样,把眼前的困扰放在更大的时空维度里审视,可能会发现新的解决思路。这种思维转换,或许正是传统文化留给现代人的智慧礼物。
下次仰望高楼或凝视地图时,不妨试着用这个成语造句。比如看着晚高峰的车流,可以感慨:“这些移动的车灯就像齐烟九点,每个光点背后都是赶路回家的故事。” 既保留了成语的诗意,又注入了生活温度,这才是让古老语言保持生命力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