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ǔ yuè xuān tiān
成语解释: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成语出处:《五代史平话 汉史》:“笙歌聒地,鼓乐喧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热闹场面
繁体字形:皷樂喧天
英文翻译:a great din of drums and pipes
鼓: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乐:[lè]1.快乐:欢乐。乐事。乐不可支。心里乐得像开了花。2.乐于:乐此不疲。3.笑: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乐了。4.姓(与Yuè不同姓)。[yuè]1.音乐:奏乐。乐器。2.姓(与Lè不同姓)。[yào]1.爱好,喜爱:知者~水,仁者~[lào]1.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喧:声音大:喧哗。喧闹。锣鼓喧天。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鼓乐喧天这个成语,常让人联想到热闹非凡的场景。比如:“春节庙会上,舞狮队穿街而过,鼓乐喧天,围观群众忍不住跟着节奏拍手。”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用“鼓乐喧天”而不是“热闹非凡”?其实它更强调声音的穿透力——鼓声震耳、乐器齐鸣,仿佛能冲破天际,瞬间点燃现场氛围。
再举个历史场景的例子:“大军凯旋时,城门大开,鼓乐喧天的阵势让百姓们知道胜利来了。”这里隐藏着一个问题:古代战争和鼓乐有什么关系?原来,鼓不仅是乐器,更是传递信号的工具。战场擂鼓能振奋军心,凯旋时奏乐则成了庆祝的符号,这种双重属性让“鼓乐喧天”既有实用性,又充满情绪感染力。
现代生活中也能找到它的影子:“商场开业当天,请来传统鼓队表演,鼓乐喧天的场面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有人或许疑惑:电子音乐这么发达,为什么还要用传统鼓乐?我的观察是,实体乐器的震撼力是数字音效难以替代的——鼓槌敲击的震动感、演奏者汗流浃背的投入状态,能让观众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在使用时往往带有积极色彩。试想这样的画面:“社区组织的老年民乐团在公园练习,鼓乐喧天的声响让遛弯的年轻人笑着捂耳朵。”看似“吵闹”,实则传递着生命力。当城市生活越来越依赖耳机里的私人音乐时,这种集体性的声音狂欢反而成了珍贵的连接剂,提醒着我们:热闹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天然需求。
最后分享一个有趣的对比案例:某次科技展用AI机器人演奏传统鼓乐,虽然节奏精准,但观众反馈“少了点味道”。这让我想到,鼓乐喧天的灵魂或许不在于音量大小,而在于那种“人带动人”的互动能量——就像广场上即兴加入拍手的游客,或是被鼓点感染不由自主扭动的孩子,这种真实的参与感,才是热闹场景中最动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