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ú wǔ qióng bīng
成语解释:滥用兵力,任意征讨
成语出处:《周书 武帝纪论》:“若使翌日之瘳无爽,经营之志获申,黩武穷兵,虽见讥于良吏。”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发动战争
繁体字形:黷武窮兵
英文翻译:engage in unjust military ventures
黩:1.玷污。2.轻率;轻举妄动:黩武。
武: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武器。武装。武力。2.关于技击的:武术。武艺。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脚步:继武。踵武。见〖步武〗。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嘿,各位看官,今天咱们唠唠“黩武穷兵”这个成语。说白了,它就是形容那些打仗上瘾、不顾老百姓死活的统治者。你瞅瞅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后疯狂扩军,今天打赵国,明天揍楚国,表面上是“一统天下”,背地里粮食税收全砸进战争窟窿里了——这不就是典型的“黩武穷兵”嘛!
这时候有人可能要问:“为啥这些统治者非得折腾打仗啊?”嘿嘿,这事儿得往根儿上想。就拿汉武帝后期来说吧,打匈奴打到国库见底,还不是因为前期打顺手了,想用军事胜利掩盖国内矛盾?结果呢?农民起义遍地开花,差点把自己玩脱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黩武穷兵这事儿可不光是古代专利。你看二十世纪的某些国家,军费开支比教育医疗加起来还多,飞机大炮造得飞起,老百姓的医保却年年缩水。这种操作就像是用信用卡买奢侈品,刷的时候痛快,还债的时候可就傻眼了。
要我说啊,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收放自如”。就像唐太宗搞的“贞观之治”,该硬气的时候揍突厥,该休养的时候就减免赋税。这种张弛有度的策略,可比那些只会喊打喊杀的愣头青高明多了。说到底,治国和过日子一个理儿,谁家天天打架能过好日子啊?
最后插句个人看法:现在都21世纪了,有些地方还在搞军事竞赛那一套,这不是跟智能手机时代用飞鸽传书一样蠢嘛!与其把钱砸在导弹上,不如多建几所实验室。毕竟啊,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软实力可比硬邦邦的枪炮管用多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