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 lǘ jì gū
成语解释: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同“黔驴之技”。
成语出处:明·孙仁孺《东郭记·妾妇之道》:“腐鼠堪惊,黔驴技孤。”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没有计谋了
繁体字形:黔驢技孤
英文翻译:be at one 's wit 's end
黔:1.黑色:黔首(古代统治阶级称老百姓)。2.贵州的别称。
驴:哺乳动物。家驴耐粗饲、善驮载。中国关中驴是著名品种。中国野驴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是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
技:1.技能;本领:技术。技巧。绝技。一技之长。黔驴技穷。无所施其技。2.姓。
孤:1.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孤儿。2.单独:孤立。孤军深入。3.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
“黔驴技孤”这个成语,源自柳宗元的寓言故事,常被用来形容人看似厉害,实则能力有限。比如有人刚入职时总爱炫耀自己“什么都会”,结果遇到专业问题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同事私下就会感叹:“果然是黔驴技孤啊!”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江郎才尽”有什么区别?其实前者更强调“虚张声势后的露馅”,后者侧重“原本有能力但退步了”。比如张三面试时把项目成果夸大了三倍,入职后连基础报表都做错——这就是典型的黔驴技孤,而不是江郎才尽。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有趣。我曾在读书会见过一位总爱高谈阔论的读者,直到有人问他具体书中的细节,他立刻转移话题。这让我想到:与其用华丽辞藻包装自己,不如坦诚地说“这个领域我还要多学习”。毕竟,现在网络信息透明,虚假的人设比纸老虎更容易被戳穿。
职场中如何避免成为“黔驴”?有个真实案例: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小李,每次开会都积极提出天马行空的方案。但当工程师追问技术细节时,他却无法深入讨论。后来他调整策略,先花三个月恶补编程知识,再提出的方案明显更具可行性。这说明,暂时的技孤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持续学习的行动力。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必须适当“包装”自己。我倒觉得,与其在简历里写“精通”其实只会基础操作的技能,不如写成“正在深度学习”。就像寓言里的老虎,最初被驴的叫声吓退,但通过观察识破真相。今天的职场,大家同样具备这种“识人”的智慧。
最后想到个有趣的对比:ChatGPT刚出现时,有人担心它无所不能,后来发现它也会犯低级错误。这就像现代版的黔驴技孤——再强大的工具也有局限性。但和寓言不同的是,AI通过持续学习在快速进化,这或许能给人们启发:暴露短板不可耻,停止进步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