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ēi
  • tu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ēi qī yī tuán

成语解释:①指墨团。②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或对人对事一无所知。

成语出处:巴金《谈〈秋〉》:“但是作为读者,我受不了那接连不断的黑漆一团的结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黑暗

繁体字形:黑漆一團

英文翻译:It's dark

黑漆一团的意思

黑:1.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黑板。黑白分明。白纸黑字。脸都晒黑了。2.黑暗:天黑了。屋子里很黑。3.夜晚;黑夜:摸黑儿。起早贪黑。4.秘密;非法的;不公开的:黑市。黑话。黑户。黑社会。5.坏;狠毒:黑心肠。这种人心太黑。6.姓。

漆:1.黏液状涂料的统称。涂在物体表面,干燥后形成坚韧的薄膜,有保护和装饰作用。分为天然漆和人造漆两类。2.把涂料涂在器物上:把大门漆成红色的。3.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团:1.圆形的:团扇。团脐。2.团子:汤团。3.把东西揉弄成球形:团泥球。团纸团儿。团饭团子。4.成球形的东西:纸团儿。棉花团儿。5.会合在一起:团聚。团结。6.工作或活动的集体:主席团。文工团。代表团。参观团。7.军队的编制单位,一般隶属于师,下辖若干营。8.青少年的政治性组织,如儿童团、青年团等,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10.姓。

成语评论

黑漆一团”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它通常用来形容环境极度黑暗,或者某个局面混乱到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台风夜突然停电,整个小区黑漆一团,连楼梯扶手都看不清。”这里的“黑漆一团”既指物理上的黑暗,也暗示了突如其来的混乱感。

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述光线暗吗?当然不是。它还能比喻复杂难解的状况。比如同事吐槽:“新项目的数据报表黑漆一团,各部门统计口径都不统一,根本找不到头绪。”这时候的“黑漆一团”就变成了对复杂现状的形象化表达。

为什么古人选择用“漆”来形容黑暗?漆器制作需要反复涂抹黑色大漆,最终呈现深邃均匀的黑色。这种工艺特性恰好契合了成语需要表达的纯粹而彻底的黑暗感。就像我们常说的“月黑风高夜”,用“黑漆”替代“漆黑”,反而多了层工艺品的质感。

现代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场景?凌晨三点的电影院散场通道,手机没电的深山徒步,或是刚搬进毛坯房的首个夜晚。这些时刻的黑暗往往裹挟着未知的紧张感,就像成语描绘的那样,既是视觉体验,更是心理感受。

有意思的是,在光污染严重的城市,真正的“黑漆一团”反而成了稀缺体验。有次我在内蒙古草原露营,半夜醒来时,那种纯粹到能看见银河的黑暗,反而让人产生奇妙的安心感。可见黑暗本身并无好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与之相处。

下次遇到工作或生活中的“黑漆一团”,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想:暂时看不清前路的时候,可能正是培养观察力的好时机。就像在暗室冲洗照片,需要耐心等待影像逐渐显影。毕竟连宇宙大爆炸都是从混沌中开始的,谁说眼前的黑暗不是新故事的序章呢?

黑漆一团的造句

  1. 造句 下到四楼,楼道里黑漆一团,下三楼的楼道口像幽灵大嘴,张开在那里。
  2. 造句 这是一个莫名空间,黑漆一团,无边无际,沉寂无音。
  3. 造句 洞内黑漆一团,阴森森的,地上积满了水和油。
  4. 造句 10分钟后,游客们来到了潜水艇码头,准备进行最刺激的潜水项目,这时突然天空一下暗了下来,刚才还阳光灿烂的海岸像打翻的墨水瓶一样黑漆一团。
  5. 造句 但莫辰很艰难地带着那团灵气向黑雾里面步步移动,此时他看不清方向,黑漆一团。
  6. 造句 夜空下的赵志努力的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个黑暗的世界,夜空中没有星星,没有月光,到处都是黑漆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