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áng
  • tiān
  • ji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áng tiān jiāo rì

成语解释:犹大天白日。指白天。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一:“如今的时新,黄天焦日,男的女的在一起,嘻嘻哈哈,像个什么?”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指大白天

繁体字形:黄天焦日

英文翻译:Huangtianjiaori

黄天焦日的意思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焦:1.火候过大或火力过猛,使东西变硬变脆或烧成炭样:烤得又焦又脆。衣服烧焦了。2.由于缺少水分,变得干枯、干燥:焦渴。唇焦舌燥。3.着急:心焦。焦急。4.指焦炭:炼焦。5.焦耳的简称。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成语评论

黄天焦日”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形容的是烈日当空、天气极度炎热的场景。举个例子:工地上的工人们顶着黄天焦日搬运建材,汗水浸透了衣背,连空气都被晒得扭曲起来。这样的画面,是不是让人瞬间感受到那种燥热难耐?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烈日炎炎’有什么区别?”其实,“黄天焦日”更强调环境整体被高温笼罩的压迫感——比如老张在田里干活时嘀咕:“这黄天焦日晒得稻叶都卷边了,再不下雨怕是要绝收。”这里不仅描述了高温,还暗示了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口语中使用得越来越少。为什么?我觉得这和现代生活场景变化有关。现在大家更多待在空调房里,对极端天气的直观体验变少了。就像上周我去爬山,朋友指着发白的天空说:“这哪是黄天焦日,根本就是烤箱模式全开!”你看,年轻人更倾向用网络流行语来描述相似场景。

不过在某些特定场合,这个成语依然能精准传递信息。比如纪录片里解说:“黄土高原遭遇连续三个月的黄天焦日,地表裂缝像干渴的嘴唇。”短短一句话,就把气候异常带来的生态危机具象化了。这种凝练的表达,恰恰是成语的独特魅力。

说到底,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成语的兴衰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当我们站在玻璃幕墙后看窗外灼热的街道时,“黄天焦日”这个词或许会以新的方式重新生长,继续讲述人与自然相处的故事。

"黄天焦日"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