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uán hú tíng zhì
成语解释:像鸾鹄似地停息直立。用以比喻子孙贤俊。
成语出处: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鸞鵠停峙
英文翻译:Luan and Hu stand still
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鹄:[hú]天鹅。[gǔ]射箭的目标;箭靶子:中鹄。
停:1.停止;停留;停放:表停了。顺路到上海停了两天。汽车停在门口。2.妥帖:停妥。停当。3.总份数中的一份:十停儿有八停儿是坏的。
峙:[zhì]耸立;屹(yì)立:对峙。[shì]繁峙(Fánshì),地名,在山西。
“鸾鹄停峙”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它其实描述的是像鸾鸟和天鹅一样优雅地停驻或站立,常用来比喻人的仪态端庄或事物处于稳定状态。举个例子:“会议室内,大家激烈讨论时,唯独王总始终鸾鹄停峙,冷静地梳理各方意见,最终引导团队达成共识。”这里用“鸾鹄停峙”既形容了领导者的沉稳气质,也暗示了他在混乱中保持平衡的能力。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适合用在哪些场合?”其实,它既可以描述具体的人或物,也能抽象地表达一种“动态中的稳定”。比如描述自然景观:“山顶的千年古松鸾鹄停峙,任凭风雨侵袭,枝叶依然舒展如初。”这里将植物的坚韧与成语的意象巧妙结合,传递出静中有动的生命力。
换个角度想,为什么这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依然有意义?我觉得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保持内心的稳定反而是一种稀缺的能力。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核心部件必须稳固才能避免散架。工作中遇到突发状况时,如果能像“鸾鹄停峙”一样稳住阵脚,反而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早高峰的地铁站里,人群如潮水般涌动,但那位身穿白裙的钢琴老师始终鸾鹄停峙,连背包的流苏都保持着优雅的弧度。”这种画面感既对比了环境的混乱,又凸显了人物特质,比直接说“她很淡定”更有韵味。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价值不仅在于文雅表达,更在于它传递的处世哲学——真正的稳定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像飞鸟停驻枝头时那样,在动态中掌握平衡。下次当你看到有人能在压力下从容应对时,或许就能自然地想到:“这真是鸾鹄停峙的典范啊!”
试着用它造个句吧。比如描述团队合作:“项目进度虽然紧张,但负责人老李鸾鹄停峙,既没有催促赶工,也没有降低标准,最终成果让客户连连称赞。”你看,一个成语就能把专业态度和实际效果串联起来,是不是比平铺直叙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