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uán tíng hú zhì
成语解释:见“鸾鹄停峙”。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子十有一人,孙三十有许人,鸾停鹄峙,琼芬蕙列。”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鸞停鵠峙
英文翻译:The Phoenix stands still
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停:1.停止;停留;停放:表停了。顺路到上海停了两天。汽车停在门口。2.妥帖:停妥。停当。3.总份数中的一份:十停儿有八停儿是坏的。
鹄:[hú]天鹅。[gǔ]射箭的目标;箭靶子:中鹄。
峙:[zhì]耸立;屹(yì)立:对峙。[shì]繁峙(Fánshì),地名,在山西。
“鸾停鹄峙”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描述的是一种优雅而稳重的姿态。比如,公司年会上,一位高管上台发言时,身姿挺拔、目光从容,即使面对突发提问,依然能保持镇定自若的气场。这时有人可能会问:“这场景和成语有什么关系?”其实,“鸾停鹄峙”就像用画面比喻人的仪态——鸾是传说中的神鸟,鹄是高贵的白鹤,它们停驻时既安静又充满威严,恰如人在重要场合表现出的自信与得体。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一位母亲在忙碌的早晨一边整理孩子的书包,一边用温和的语气提醒家人注意天气变化。她的动作不急不躁,仿佛连时间都为她放慢了脚步。这种状态是否也能用“鸾停鹄峙”形容?当然可以!成语并非只能用于宏大场景,它更强调内在的从容感。就像古人说的“每临大事有静气”,这种气质不分场合大小。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在用这种文绉绉的成语会不会显得刻意?”我个人觉得,语言的美感恰恰在于灵活运用。比如描述一座古镇的老建筑群,可以写:“青瓦白墙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如鸾停鹄峙,在烟雨朦胧中诉说着百年沧桑。”这样的表达既保留文化韵味,又让画面跃然纸上。
值得思考的是,现代社会推崇效率与速度,但“鸾停鹄峙”提醒我们:真正的优雅来自内心的笃定。就像茶道中的“一动作一呼吸”,或是钢琴家触键前的微妙停顿,这些充满张力的静态瞬间,往往比喧闹的动态更打动人心。或许这正是古老成语带给现代人的启示:在奔跑的时代,懂得暂停反而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