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fèng
  • cháo
  • y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ng fèng cháo yáng

成语解释:《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梧桐者,犹明君出也。生于朝阳者,被温仁之气,亦君德也。”后因以“鸣凤朝阳”比喻贤臣遇明君。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才得以重用

繁体字形:鳴鳳朝陽

英文翻译:phoenix crying in the morning

鸣凤朝阳的意思

鸣: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对):上朝。在朝党(执政党)。2.朝代:唐朝。改朝换代。3.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康熙朝。4.朝见;朝拜:朝觐。朝顶。5.面对着;向:脸朝里。坐东朝西。6.表示动作的方向:朝南开门。朝学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阳。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阳: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阳二气。2.太阳;日光:阳光。阳历。阳坡。朝阳。向阳。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4.凸出的:阳文。5.外露的;表面的:阳沟。阳奉阴违。6.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阳宅。阳间。阳寿。7.带正电的:阳电。阳极。8.指男性生殖器。9.姓。

成语评论

鸣凤朝阳”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某种神话场景,但它实际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一家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颠覆行业的产品,团队骨干成员在发布会上自信发言,媒体纷纷用“鸣凤朝阳”形容他们的创新魄力——这里既暗示了人才的优秀,也暗含了“抓住机遇、积极行动”的意味。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得用‘凤凰’和‘朝阳’这两个意象?”其实这背后有个逻辑链条:凤凰象征卓越不凡,朝阳代表充满希望的时机。当两者结合,就传递出一个核心观点——优秀的人或事物,需要在对的时间、对的环境才能充分展现价值。比如一位擅长绘画的年轻人,如果生在战乱年代可能只能勉强糊口,但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他的才华更容易被看见。

再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某创业团队在行业风口期获得融资,创始人说:“我们就像鸣凤朝阳,既有积累的实力,又赶上了市场需求的爆发期。”这句话里藏着两层含义:一是强调自身准备充分,二是承认外部环境的重要性。这让我联想到一个观察——很多成功案例其实是“实力+时机”的化学反应,单独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都可能偏离真相。

关于这个成语的应用场景,还能拓展到什么领域?教育领域或许是个典型。当一所学校既有优秀的教师资源,又推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学生成长速度就会显著提升。这种“师资力量遇上科学教育理念”的组合,本质上也是“鸣凤朝阳”的另一种呈现形式。它提醒我们: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能否找到适配的舞台同样关键

最后分享一个有趣的角度:在互联网时代,“鸣凤朝阳”有了新的诠释可能。比如短视频平台让民间手艺人被千万人关注,传统技艺与现代传播渠道的结合,恰好印证了“优秀内容遇到传播红利期”的爆发效应。这或许能让我们更乐观地看待机遇——当个人专长与时代需求产生共振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那只“迎着朝阳鸣叫的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