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xiōng guī bèi
成语解释:凸胸驼背。
成语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说文》:‘奚,大腹也。’今人谓匈(胸)腹间大者为奚匈,呼如鸡匈,遂有‘鸡胸龟背’之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外表
繁体字形:鶏胷龜背
英文翻译:pigeon-breast and humpback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胸:1.人和陆生脊椎动物(四足类)躯干的一部分。位于颈部(或头)与腹部之间。2.指心里(与思想、见识、气量等有关):心胸。胸有成竹。
龟:[guī]爬行动物。背腹有甲。有些种类的龟,头、尾和脚可缩入甲内。在水中或陆上都能生活,寿命很长。有的龟甲可供药用。[jūn]同“皲”。[qiū]1.〔龟兹〕2.古地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置龟兹都督府。后并入安西都护府。3.唐代安西四镇(军镇)之一,先后受安西都护府及安西节度使统辖。4.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鸡胸龟背”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常用来形容人因疾病或营养不良导致的骨骼变形,比如胸骨前凸像鸡胸,背部弯曲如龟壳。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背后藏着对健康的警示。
核心问题:为什么用“鸡胸龟背”形容体态?古人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很强,鸡胸和龟背都是直观可见的形态特征。用它们比喻骨骼变形,既生动又容易传播。比如:“他小时候缺钙,现在有点鸡胸龟背,走路总弓着腰。”这样的描述,比直接说“佝偻病”更让人印象深刻。
这个成语现在还有意义吗?在医学发达的今天,严重的骨骼变形已少见,但成语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关注身体姿态。比如办公室久坐导致的圆肩驼背,用“别整天缩着,小心变成龟背”来调侃,反而比说“注意坐姿”更有趣。
个人认为,这类成语既是文化符号,也是健康隐喻。我曾在公园见到老人教孩子挺直腰板时说:“挺胸抬头,别学那缩头乌龟!”这种代际传承,让古老的词汇在现代生活里焕发新意。
换个角度看,“鸡胸龟背”也在提醒我们包容差异。有人天生骨骼结构特殊,用这个词嘲笑他人就失了分寸。就像评价一个人,与其盯着外在形态,不如多看看他做事是否靠谱,说话是否真诚。
语言是活的,成语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场景的变化。下次看到有人低头玩手机,不妨笑着说:“手机再香,也别把脖子伸成长颈鹿啊!”——用幽默替代说教,或许更能让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