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làn zuǐ bā yìng
成语解释: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鶏爛嘴巴硬
英文翻译:Chicken's mouth is hard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烂:1.因水分过多或过熟而松软:烂泥。稀粥烂饭。2.腐烂;破碎:烂苹果。回收废铜烂铁。3.形容程度深:烂醉如泥。烂熟于胸。
嘴: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的话:嘴甜。别多嘴。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紧贴:爬山虎巴在墙上。3.粘住:粥巴了锅了。4.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巴。5.挨着: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张开:巴着眼瞧。天气干燥,桌子都巴缝儿啦。7.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8.指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9.姓。10.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符号bar。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100万达因作用力,压强就是1巴,合100000帕。从前气象学上多用毫巴,现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硬:1.物体内部的组织紧密,受外力作用后不容易改变形状(跟“软”相对):坚硬。硬木。硬煤。2.(性格)刚强;(意志)坚定:强硬。硬汉子。话说得硬。3.坚决或执拗地(做某事):不让他去,他硬要去。4.勉强地(做某事):硬撑。他一发狠,硬爬上去了。5.(能力)强;(质量)好:硬手。货色硬。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事情已经搞砸了,对方还梗着脖子说"我没错"?这种场景用咱们的老话来说,就是典型的"鸡烂嘴巴硬"。
举个例子:老张家的厨房烧糊了锅,邻居隔着墙提醒:"老张啊,你家有焦味了。"结果他站在楼道里嚷嚷:"哪来的焦味?我这在煎牛排呢!"等消防车真的来了,他还在跟物业强调"火候掌握得正好"。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倔劲儿,就像煮熟的鸭子只剩嘴硬。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会出现这种"嘴巴比骨头硬"的表现呢?其实这源自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当我们的自尊心受到威胁时,大脑会本能地启动防御模式——就像乌龟遇到危险会缩进壳里,人在理亏时也会用嘴硬来维护面子。有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职场上越缺乏安全感的同事,往往越容易陷入这种"嘴上不服输"的怪圈。
我观察过小区里的广场舞队伍,王大妈总爱强调自己"年轻时是文工团的台柱子"。有次她教新舞步时顺拐了,面对大家的笑声,她反而提高嗓门:"这是最新潮的改编动作!"这种可爱的倔强背后,藏着不愿承认岁月流逝的微妙心理。
面对这类情况,与其硬碰硬地拆穿,不如留点台阶。就像对待卡在树上的猫咪,我们不会拿竹竿捅它下来,而是放个纸箱当跳板。下次遇到同事搞砸方案还强词夺理时,不妨说句:"这个思路挺特别,咱们再补充些数据如何?"既保全对方面子,又能推动事情进展。
生活不是辩论赛场,很多时候输赢不在嘴上。就像吃重庆火锅时,辣得满头大汗还硬说"完全不辣"的游客,旁人看着反而觉得有趣。保留适度的倔强可以成为个性标签,但若把嘴硬当盾牌,可能会错过真正改进的机会。
最后提醒各位:当我们发现自己陷入"鸡烂嘴巴硬"的状态时,不妨先喝口水缓三秒。承认失误不等于认输,就像再好的瓷器修补后也会有金缮纹路,那恰恰是成长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