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iǎo chāo qiú bǎo
成语解释:钞:强取,掠夺。如同飞鸟掠夺食物一样求饱腹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群小竞起,进秉国之位,鹰扬天下,鸟钞求饱,吞肌及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谋生
繁体字形:鳥鈔裘飽
英文翻译:Bird money for satiety
鸟:[niǎo]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也有的两翼退化,不能飞行。如燕、鹰、鸡、鸭、鸵鸟等都属于鸟类。2.(Niǎo)姓。[diǎo]同“屌”。旧小说中用作骂人的话。
钞:1.指钞票:现钞。2.姓。3.同“抄1”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饱:1.吃足了。与“饿”相对。2.足;充分:饱经忧患。3.满足:以饱眼福。
你听说过“鸟钞求饱”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觉得有点陌生,但其实它描述的场景很贴近生活。比如有人在公司加班到凌晨三点,吃着冷掉的盒饭,只为赶完领导临时加派的PPT——这算不算“为了吃饱饭拼命啄食的小鸟”?
等等,这个成语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其实它直指现代人常见的困境:我们是否在生存压力下,把手段当成了目的?就像小鸟不停啄食只为填饱肚子,人是否也在机械完成重复劳动,反而忘记了生活的本质意义?
上周遇到个外卖小哥让我印象深刻。他车筐里塞着四部手机,同时接五个平台的单子,雨天路滑摔了车还在赶时间。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说:“这个月房租涨了三百。”这种场景不正是成语的现实写照吗?但我们是否想过,这种生存模式能否持续?
有人认为拼命工作就是上进,我倒觉得要分情况看。见过不少创业者,前期确实需要“鸟钞求饱”式的冲刺,但当事业稳定后,他们开始调整节奏,把时间分配给健康管理或家庭关系。这或许给了我们启发:生存压力阶段性的存在,关键要建立应对机制。
有个有趣的现象:公园里总能看到两种麻雀。一种不停啄食草籽,另一种会停在长椅扶手上观察行人。后者往往更肥壮,因为它们懂得等待时机获取更优质的面包屑。这个观察或许能延伸出新的思考:在努力求生的同时,是否该留点空间观察环境变化?
说到底,成语给我们的不仅是警醒,更是改变的动力。当意识到自己陷入“不停啄食”的循环时,不妨做个深呼吸,把待办清单重新排序。可能你会发现,有些“必须完成”的事,其实可以换个更聪明的方式解决。生存固然重要,但别让生命只剩下啄食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