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g xī niú yǐn
成语解释:鲸吸:像鲸鱼吸水一样。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四卷:“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道望十里,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饮如长鲸吸百川。: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鯨吸牛飲
英文翻译:Cetacean drink
鲸:哺乳动物,种类很多,生活在海洋中,胎生,外形像鱼,体长可达30多米,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一类动物,头大,眼小,没有耳壳,前肢形成鳍,后肢完全退化,尾巴变成尾鳍,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俗称鲸鱼。
吸:1.生物体把液体、气体等引入体内(跟“呼”相对):呼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2.吸收:吸墨纸。吸尘器。3.吸引:吸铁石。4.姓。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饮:[yǐn]1.喝,有时特指喝酒:痛饮。饮料。饮食。饮水思源。2.可以喝的东西:冷饮。3.饮子:香苏饮。4.中医指稀痰。5.心里存着;含着:饮恨。[yìn]给牲畜水喝:饮牲口。马饮过了。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宴席上,老张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邻座老王笑着打趣:"你这哪是喝酒,简直是鲸吸牛饮啊!"众人哄笑间,老张抹着嘴解释:"难得老同学聚会嘛。"这里"鲸吸牛饮"既调侃了豪饮姿态,又透着熟人间的亲昵。
为什么用动物作比喻?其实古人观察自然很细致,鲸鱼吸水时形成漩涡的壮观,牛群低头畅饮的憨态,恰好能表现人类某些夸张行为。就像现代人说"干饭人干饭魂",本质上都是通过形象化表达让语言更生动。
再看现代职场:市场部的小李抱着2L装矿泉水猛灌,同事小美惊呼:"你这是准备鲸吸牛饮参加沙漠马拉松?"话音未落,小李已经喝完半瓶:"下午三个会连着开,得提前储水。"这个场景中,成语褪去古意,变身职场人自嘲的幽默工具。
成语只能形容吃喝吗?最近看纪录片时注意到,旁白这样描述某采矿企业:"机械臂如同鲸吸牛饮般吞噬矿脉"。这种用法突破了传统语境,将成语拓展到资源消耗领域,反而更显生态保护的迫切性。我个人觉得,语言就像活水,总在时代需求中拓展边界。
换个角度看家庭生活。去年春节,亲戚家小孩对着可乐瓶"吨吨吨"直灌,他妈妈边收空瓶边笑骂:"慢点喝,又不是鲸鱼转世。"这种日常对话中的活用,让古老成语始终保持着生命力。我观察到,越是接地气的场景,传统语言越容易焕发新光彩。
值得思考的是,当"鲸吸牛饮"从酒桌蔓延到消费主义领域,是否也在提醒我们节制的重要性?就像上周逛超市,看见促销堆头前疯狂抢购的人群,突然觉得这个成语有了新的警示意味。不过乐观来看,现在年轻人流行的"断舍离"风潮,或许正形成着文化自愈机制。
语言就像多棱镜,每个时代都会折射出不同光彩。"鲸吸牛饮"从最初写实到如今泛用,恰似文化基因的进化图谱。或许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些承载着古人智慧的词语,反而能成为我们审视生活的特殊镜面。下次听到这个成语时,不妨想想:此刻它映照的是豪气,是幽默,还是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