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ún shè sè jǔ
成语解释:形容惊恐万状。
成语出处:《旧唐书·忠义传·李櫈》:“及兵交之后,被铁骑唐突,飞矢如雨,皆魂慑色沮,望贼奔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魂慴色沮
英文翻译:Fear and lust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慑:恐惧;使害怕:慑服。威慑。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沮:[jǔ]1.阻止。2.(神色)败坏:沮丧。[jù]〔沮洳〕低洼潮湿的地带。洳(rù)。
“魂慑色沮”这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到底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吓得魂儿都没了,脸都白了”,形容人极度恐惧或震惊的状态。比如公司年会上突然被老板点名上台发言,你毫无准备,手心冒汗、眼神发直,这时候同事可能偷偷说:“你看小王,魂都吓飞了,脸白得像纸。”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被吓到”的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登山者遇到突如其来的暴风雪,面对生死威胁时的心理冲击;或是考生打开高考成绩单,发现分数远低于预期时的崩溃瞬间,都能用“魂慑色沮”来形容那种从精神到表情的全面溃败。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有了新诠释。有次在地铁站看到个小伙子,捧着钻戒准备求婚,结果被女友抢先说了分手。他愣在原地,戒指盒啪嗒掉在地上——那一瞬间他魂慑色沮的样子,倒让围观群众都替他捏了把汗。你看,恐惧之外,巨大的心理落差同样能触发这种反应。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或许因为它精准捕捉了人类面对重大冲击时的本能反应。就像我们看恐怖片时,明明知道是假的,还是会不自主地屏住呼吸。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汉语成语的生命力所在。不过要我说,现代人抗压能力其实比古人强多了,毕竟我们连甲方爸爸的奇葩需求都能笑着应对呢。
下次遇到需要描述“吓懵了”的状态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起干巴巴的“吓死了”,它既保留文学韵味,又能让听者瞬间脑补出画面感。毕竟在这个短视频时代,能用四个字讲清楚的事,何必浪费流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