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o chē sì mǎ
成语解释: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成语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繁体字形:高車駟馬
英文翻译:high carriage and team of four horses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车:[chē]1.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马车。一辆车。2.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纺车。滑车。水车。3.指机器:开车。车间。4.车削:车圆。车螺丝钉。5.用水车取水:车水。6.转动(多指身体):车过身来。7.姓。[jū]象棋棋子的一种。
驷:古指套着四匹马的车。也指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提到“高车驷马”,许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古代达官显贵的排场。比如:“他科举高中后回乡省亲,乡亲们争相围观那辆雕花描金的高车驷马。”这样的场景描绘了功成名就的显赫姿态。但问题来了:这个成语仅仅是形容物质层面的风光吗?
其实不然。观察成语的演变,“高车驷马”常被用来比喻通过努力获得的社会认可。就像现代人常说的“开着豪车衣锦还乡”,表面是交通工具的升级,内核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比如:“虽然如今已不需要高车驷马彰显身份,但他在行业论坛上的专业发言,恰似新时代的‘精神驷马’。”这种类比让古老成语焕发新意。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象征符号吗?我个人认为,任何时代都需要“成功参照物”,只是形式在变化。就像企业家不再追求八抬大轿,但依然通过产品发布会、慈善项目展现影响力。关键在于,这些载体是否真正承载着值得尊重的价值——比如创新精神或社会责任。
有趣的是,成语的持久生命力正来自于其内核的延展性。当看到年轻创业者骑着共享单车谈成融资时,何尝不是另一种“驷马”精神?毕竟,真正驱动前行的从来不是马匹数量,而是驾驭方向的能力与突破困境的勇气。
回到生活场景,我们不妨这样造句:“爷爷总说现在的高铁比古时高车驷马快百倍,但每次视频通话时,他更在意的是我眼里的光。”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相:外在的“车马”终会迭代,而眼里的光芒才是永恒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