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 dǎo
  • yuǎn
  • yǐ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o dǎo yuǎn yǐn

成语解释:蹈:踩上;引:避开。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复焦弱侯》:“况乎以一时之喜怒,以一人之爱憎,而欲视天下高蹈远引之士,混俗和光之徒,皮毛臭秽之夫,如周丘其人者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退隐

繁体字形:高蹈远引

英文翻译:High jump and long lead

高蹈远引的意思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蹈:1.践踏;踩:赴汤蹈火。重蹈覆辙。循规蹈矩。2.跳动:舞蹈。手舞足蹈。

远:[yuǎn]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4.深奥:言近旨远。5.姓。[yuàn]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引:1.拉,伸: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2.领,招来: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却:引退。引避。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引(出殡)。

成语评论

高蹈远引”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雅,但它的核心意思其实很简单:主动抽离复杂的环境,选择一种更自由的生活方式。比如一个职场精英突然辞职去山里种菜,朋友问起时他笑着说:“我这叫高蹈远引,给自己换个活法。”这时候你可能会想:这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有人觉得这种行为是逃避现实,有人却认为它是清醒的选择。比如古代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宁可回乡种田也不在官场逢迎。他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不正是用行动诠释了高蹈远引的内涵吗?但问题来了:现代人还能像古人那样彻底隐居吗?答案或许藏在“远引”的尺度里——未必真要躲进深山,而是学会在纷扰中守住自己的节奏。

最近遇到个有意思的例子:朋友小张关掉开了五年的网红咖啡馆,转行做社区老人送餐服务。她说:“以前天天追流量太累了,现在反而觉得帮邻居带份热饭更踏实。”这种从追逐热点到回归本心的转变,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高蹈远引?我观察到,越来越多人开始用减法生活取代加法生存,这或许正是成语在当代的新演绎。

不过有个误区要注意:高蹈远引不是消极退缩。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闭关修炼,表面看是避开江湖纷争,实则是为了突破瓶颈。金庸笔下的风清扬隐居思过崖,看似与世隔绝,却培养出令狐冲这样的传人。这提醒我们:有时候暂时的“远引”,反而能获得更高维度的视角。

说到个人观点,我认为当代人不必强求“高蹈”的形式感。有位做自媒体的前辈说得妙:“我的高蹈远引,就是每天关掉手机两小时专心读书。”这种在数字时代主动创造空间的做法,或许比物理隔离更有现实意义。毕竟,真正的自由不在于逃得多远,而在于能否在内心修篱种菊。

下次当你被工作群消息轰炸时,不妨试试“微远引”:泡杯茶走到阳台上发会儿呆,或者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画幅简笔画。这些小小举动里,藏着属于现代人的智慧——我们不必彻底脱离现实,但完全可以设计属于自己的缓冲地带。就像风筝飞得再高也需要那根线,关键是如何让那根线既不被扯断,又能保持舒展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