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o guān bó dài
成语解释: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成语出处:《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儒生的装束
繁体字形:高冠博帶
英文翻译:referring to official scholars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齐。怒发冲冠。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鸡冠。树冠。[guàn]1.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岁)。2.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县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军。名冠全球。4.指冠军:夺冠。三连冠(连续三次获得冠军)。5.姓。
博:1.(量)多;丰富:渊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晓:博古通今。3.大:宽衣博带。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欢心。6.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博徒。博局。
带:1.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皮带。鞋带儿。传送带。2.轮胎:车带。汽车外带。3.地带;区域:温带。黄河一带。4.白带:带下。5.姓。6.随身拿着;携带:带行李。带干粮。7.捎带着做某事:上街带包茶叶来(捎带着买)。你出去请把门带上(随手关上)。8.呈现;显出:面带笑容。9.含有:这瓜带点儿苦味。说话带刺儿。10.连着;附带:带叶的橘子。连说带笑。放牛带割草。11.引导;领:带队。带徒弟。12.带动:以点带面。他这样一来带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孙子是奶奶带大的。
什么是“高冠博带”?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指高高的帽子和宽大的衣带,但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比如我们看历史剧时,常能见到官员们“高冠博带”出席朝堂议事的场景——这不仅是身份象征,更暗示着庄重的场合需要匹配的礼仪。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谁还戴高帽子、系宽腰带?”其实这里藏着有趣的引申义。当代职场中,虽然不穿古装,但新人入职时西装革履的打扮,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高冠博带”吗?通过服饰传递专业态度,古今道理相通。
在文化讨论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比喻追求形式大于实质的现象。比如某些企业过度强调工装规范,导致员工把精力都花在熨烫衬衫上,这样的“高冠博带”是否本末倒置?不过我倒觉得,适当的仪式感能增强集体认同,关键要找到形式与功能的平衡点。
回到成语本身,其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的解读。当我们形容某学术论坛“高冠博带”时,既可能在赞美学者们的儒雅风范,也可能在委婉批评空谈理论的学风。就像同一件戏服,穿在不同演员身上能演绎出截然不同的故事。
下次在博物馆看到明代官服展览,不妨多观察那些精致纹样。那些曾代表权力等级的“高冠博带”,如今化作文化符号静静陈列,提醒我们:外在形式终会褪色,真正传承的永远是内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