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o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āo rén cí kè

成语解释:同“骚人墨客”。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序》:“永嘉山水,秀绝鬟区,曩者亦骚人词客之所萃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文人

繁体字形:騷人詞客

英文翻译:Poet and poet

骚人词客的意思

骚:[sāo]1.动乱,扰乱,不安定:骚乱。骚扰。骚动。2.忧愁:“离骚者,犹离忧也。”3.指中国屈原的《离骚》,后泛指诗文:骚体。骚人。骚客。风骚(a.指《诗经》和《离骚》,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b.指妇女举止轻佻)。4.举止轻佻,作风下流:骚货。5.同“臊1”。[sǎo]古同“”,尽其所有,扫数出动:“大王宜骚淮南之兵。”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词:1.(词儿)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戏词。义正词严。词不达意。他问得我没词儿回答。2.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客:1.客人(跟“主”相对):宾客。请客。会客。家里来客了。2.旅客:客车。客店。3.寄居或迁居外地:客居。客籍。作客他乡。4.客商:珠宝客。5.顾客:乘客。客满。6.对某些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的称呼:说客。政客。侠客。7.非本地区或非本单位、非本行业的;外来的:客队。客座。客串。8.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客体。9.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客蛋炒饭。三客冰激凌。10.姓。

成语评论

翻开一本诗集,读到底页的注释时突然看到"骚人词客"这个词。什么是"骚人词客"?其实这个词原本指代屈原这样的诗人,后来泛指擅长诗文的文人。比如在江南水乡的茶馆里,总能看到三五位手持折扇的老先生,品着龙井即兴作对——这些就是当代的骚人词客

有人问:这个词只能用在传统文人身上吗?当然不是。上个月我在798艺术区遇见个穿潮牌的年轻人,他边喝拿铁边用平板写现代诗,电子墨水屏上跳动的文字同样充满灵气。谁说拿着毛笔的才算骚人词客?只要心中有诗,外卖小哥的电动车上也能长出诗句。

记得去年参加写作营时,有位退休阿姨让我印象深刻。她总带着绣着梅花的布包,里面装着牛皮本和钢笔。当大家对着电脑噼里啪啦打字时,她坚持手写创作,说这样"能让文字沾染人味儿"。这种对文字近乎虔诚的态度,不正是骚人词客的现代演绎吗?

或许有人疑惑:在短视频时代还需要这样的词吗?我倒觉得正因为信息碎片化严重,我们更需要这样的词汇来提醒自己。就像上周在地铁里,看见个中学生在本子上写歌词,阳光穿过车窗洒在字句间——那个瞬间,我确信骚人词客的精神从未消失,只是换了新的载体。

最近常想,所谓"骚人"的"骚"字,本意是忧愁深思。但现在的创作者们早已跳出了伤春悲秋的框框。认识的自由撰稿人小王,他白天写商业文案,晚上在公众号用俏皮话解读古诗,这种跨界创作反而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这或许就是当代骚人词客的智慧:既扎根传统,又拥抱变化。

路过社区图书馆时,总能看到落地窗边的长桌上摆着各种创作工具。有老人在临帖,有学生在画分镜脚本,还有程序员在写代码诗。玻璃窗上凝结的雾气里,不知是谁用手指画了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样的画面让人相信,只要人类还在创造,骚人词客的灯火就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