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ún
  • duì
  • z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ǘ chún bù duì mǎ zuǐ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两不相合。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绕你从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驢脣不對馬嘴

英文翻译:The ass's lips are not to the horse's mouth

驴唇不对马嘴的意思

驴:哺乳动物。家驴耐粗饲、善驮载。中国关中驴是著名品种。中国野驴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是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

唇: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对:1.回答:对答如流。2.向着;朝着:枪口对准敌人。3.对抗;敌对:对手。针锋相对。4.对待。例:对事不对人。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对。神色不对。数目不对,还差一些。6.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对。对表。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对到一起。对榫。8.投合;适合:俩人很对脾气。对心思。9.成双的:对联。10.搀入(多指液体):对水。11.⑪介词。1.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对待:小王对他有意见。3.朝;向:对人民负责。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嘴: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的话:嘴甜。别多嘴。

成语评论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在讨论周末去哪爬山,朋友突然开始分析股票走势?这就叫"驴唇不对马嘴"。就像拿着手机充电器要给台灯通电,接口完全对不上。

举个真实例子:同事小张在部门会议上汇报市场调研数据,突然话锋一转开始推荐健身APP。领导皱着眉头打断:"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第三季度销售策略,不是员工福利。"会议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憋笑声。

为什么会这样呢?多数时候源于思维跳跃太快,或者准备不充分。就像炒菜时把糖当成了盐,虽然都是白色颗粒,但味道完全不对路。我有个朋友总爱在聚餐时聊殡葬行业趋势,虽然知识渊博,但总让饭桌上的气氛瞬间降温。

换个角度看:有时这种"错位对话"反而能碰撞出创意火花。记得去年参加创新大赛,有个团队把快递分拣系统和儿童益智玩具结合,看似不搭界的创意最终斩获金奖。但要注意场合——在急诊室聊养生之道,显然不合时宜。

如何避免?个人经验是养成"思维缓冲带"习惯。就像开车转弯前打转向灯,说话前可以用"关于这个问题,我联想到..."或者"回到我们讨论的主题..."这样的过渡句。上周邻居阿姨来借梯子,开口先聊了半小时她家猫的绝育手术,这种沟通方式确实让人哭笑不得。

语言交流就像拼图游戏,每句话都应该找到对应的卡槽。下次发现对话开始跑偏时,不妨像调整收音机频道那样,轻轻把话题转回正轨。毕竟有效的沟通,需要双方都在同一个波段上。

驴唇不对马嘴的造句

  1. 造句 他在会上的发言驴唇不对马嘴,大家都听不懂。
  2. 造句 他在会上的发言,驴唇不对马嘴,不知说些什么。
  3. 造句 约翰试图回答教师的问题,但他所说的却是驴唇不对马嘴.
  4. 造句 五十个人,却叫做“百家姓”,乍看驴唇不对马嘴,其实并无不妥。中国经典启蒙名著。杨葵 
  5. 造句 我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呢;这种回答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
  6. 造句 林玲倒是发现了点端倪,跟他说话时他老是回答的驴唇不对马嘴的。
  7. 造句 又要了十来瓶啤酒,大家都喝多了,驴唇不对马嘴的侃了个痛快。
  8. 造句 幽默作为一种“错位”语言艺术,常常运用意外的甚至驴唇不对马嘴的移植或组合,构成令人捧腹的幽默,因此要突破常规思维,这样才能巧发奇中。
  9. 造句 去南京,跟解决钱粮问题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啊。
  10. 造句 那知客僧起了疑心,一番盘问之下,答的驴唇不对马嘴的壁宿自知露了马脚,赶紧借口方便,从茅侧的后墙翻出去,再度仓惶逃走,这一回连度谍都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