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ǐ 齿
  • jiā
  • zh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ǎ chǐ jiā zhǎng

成语解释: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成语出处:《谷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由于自谦语

繁体字形:马齿加长

英文翻译:Horse tooth lengthening

马齿加长的意思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齿:1.牙1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梳齿儿。篦子缺了几个齿儿。3.带齿儿的:齿轮。4.并列;引为同类:齿列。不齿于人类。5.年龄:序齿。齿德俱尊。6.说到;提起:齿及。不足齿数(shǔ)。

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个人。3.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符号。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点是“加”多用在单音节状语之后。5.姓。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成语评论

马齿加长”这个成语,你可能听过但未必用过。它字面意思是“马的牙齿随年龄增长而变长”,实际用来比喻人年龄增长但成就平平,带点自嘲的味道。比如同事老王在年会上说:“在公司混了二十年还是个小组长,真是马齿加长的典型啊!”这话既承认了资历,又暗示了对现状的无奈。

为什么用“马齿”作比喻?马的牙齿会随着时间磨损,但成语却反其道而行,其实暗藏了古人观察的智慧——老马的牙槽会因牙龈萎缩显得牙齿更长。这种自然现象被巧妙地用来映射人类社会的“资历≠能力”现象,既形象又有文化厚度。

现代人怎么用这个成语?同学聚会上,看着当年成绩平平的同学成了企业家,而自己还在基层岗位,可以说:“我这十年真是马齿加长,还是你们有作为。”既化解尴尬,又表达祝福。但要注意语境,在职场上用可能显得消极。

年龄增长就一定是坏事吗?我倒觉得“马齿加长”不该成为自我否定的借口。就像邻居张阿姨,退休后自学国画,三年办了个人画展。她说:“马齿加长不可怕,怕的是心也跟着长皱纹。”这话点醒我们:生理年龄无法逆转,但心理年龄永远可以保鲜。

有个有趣现象:互联网公司喜欢用“三年陈”“五年陈”称呼老员工。有次听产品经理自嘲:“我这个五年陈真是马齿加长,好在酿出了几款爆品。”这种既承认资历又证明价值的用法,反而让成语焕发新意。

看待这个成语,关键在心态。就像马拉松跑者不会嘲笑自己的跑龄,反而会珍惜积累的耐力。与其盯着年龄数字焦虑,不如学学健身房的李叔——56岁考取潜水教练证,用实际行动改写“马齿加长”的剧本。毕竟,岁月给予的不该只有皱纹,还有智慧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