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 shòu máo cháng
成语解释: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五祖法演禅师》:“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兼语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精神不振
繁体字形:馬瘦毛長
英文翻译:poverty stifles ambition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瘦:1.(人体)脂肪少;肉少(跟“胖、肥”相对):面黄肌瘦。他近来瘦了。2.(食用的肉)脂肪少(跟“肥”相对):这块肉太肥,我要瘦点儿的。3.(衣服鞋袜等)窄小(跟“肥”相对):裤子做得太瘦了,可以往肥里放一下。4.(地力)薄;不肥沃:瘦田。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马瘦毛长”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马一瘦毛就显得长?其实它想说的是:当人或事物处于弱势状态时,原本不起眼的缺点会被放大。比如同事小李刚被裁员时,他说话结巴的老毛病突然成了别人议论的焦点——这就像马瘦了之后,原本贴身的鬃毛突然垂到地面那么扎眼。
自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人身上吗?我在小区菜市场见过更鲜活的例子。去年冬天寒流来袭,街角那家包子铺因为缺人手,蒸笼总是歪歪扭扭地摞着,热腾腾的蒸汽把招牌上的红漆都熏掉了色。原本大家夸他们“烟火气十足”,现在却摇头说“店面太邋遢”。你看,连店铺状态不好时,细节问题都会变得特别显眼。
有个挺有意思的对比:我表弟考研二战期间总穿着皱巴巴的睡衣,家人觉得这是“不修边幅”;等他考上北大后,同样的装扮反而被夸“专注学术”。这让我想到,成语里的“毛长”未必是客观事实,更多时候是人们带着主观滤镜在看事物。就像手机镜头拍微距时,一粒灰尘都能变成照片上的黑斑。
自问:知道这个道理有什么用?去年我们项目组赶进度时,有次PPT里的错别字被大领导圈出来批评。其实平时这种小失误根本不会有人注意,但在项目吃紧的节骨眼上,就像瘦马背上随风飘舞的长毛,每个细节都变得格外刺眼。这提醒我们:在弱势阶段更要注重细节管理,因为外界会用放大镜观察你。
有个观察可能不太符合传统解读——现在的年轻人反而在主动利用这个现象。我认识的美妆博主特意在转型期拍“素颜崩溃”视频,让粉丝看着她的黑眼圈和乱发说“好真实”。这种反向操作就像给瘦马梳个时髦脏辫,把劣势变成记忆点。时代在变,成语的打开方式也跟着在变。
想起老家磨坊那头老马,它瘦得肋骨分明时,孩子们总爱揪它垂到膝盖的鬃毛编辫子。开春后喂饱了精饲料,同样的长鬃毛反而成了姑娘们拍照时的特色背景。所以说啊,毛长未必是坏事,关键看挂在什么样的马身上。现在的困境,说不定就是未来让你脱颖而出的特别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