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 yǎng rén fān
成语解释: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到底叫我闹了个马仰人翻,更不成个体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状语、定语;形容忙乱不堪或混乱的样子
繁体字形:馬仰人飜
英文翻译:the rider falls as the horse rears in fright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仰:[yǎng]1.脸向上,与“俯”相对:仰首。仰望。2.敬慕:久仰。敬仰。3.依赖:仰承。仰赖。仰仗。仰人鼻息。4.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仰即尊照。5.服下,指服毒:仰药(服毒药自杀)。仰毒。6.姓。[áng]古同“昂”,情绪高。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翻:1.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推翻。翻身。车翻了。人仰马翻。2.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翻箱倒柜。从箱子底下翻出来一条旧围巾。3.推翻原来的:翻供。这桩冤案终于翻过来了。4.爬过;越过:翻墙而过。翻山越岭。5.(数量)成倍地增加:翻番。翻了几倍。6.翻译:把德文翻成中文。7.翻脸:闹翻了。把他惹翻了。
“马仰人翻”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咱们先看个例子。老王家的厨房正上演着现实版成语——油锅起火他抄起锅盖就砸,结果锅盖飞出去砸翻面粉袋,白烟滚滚中老王摔了个屁股墩儿,真叫个马仰人翻。
为什么说这个场景贴切?关键在于混乱中带着滑稽。就像上周社区运动会,张阿姨跑接力赛时把接力棒当飞镖甩出去,直接砸中裁判桌上的水杯,水流成河选手们东倒西歪,这不正是活生生的马仰人翻吗?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搞笑场合吗?未必。前些天参观明代古战场,讲解员指着出土的青铜马镫说:“当年骑兵冲锋时若遇绊马索,那才是真正的马仰人翻,生死就在瞬息之间。”这提醒我们,成语的轻重语境需要灵活把握。
有个疑问:现代生活中哪里还能见到这种场景?看看早高峰的地铁站就知道。穿高跟鞋的姑娘追公交时崴了脚,手里的豆浆在空中划出抛物线,周围人群像保龄球瓶般躲闪,这种都市特供版的马仰人翻,每天都在上演。
依我看,这个成语就像生活的快照按钮。上周家庭聚会时,三岁的小侄女把蛋糕扣在姑父的假发上,全家人笑作一团的情形,用“马仰人翻”来形容再合适不过——既保留了混乱的本质,又透着温暖的烟火气。
下次遇到类似场景,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如同事着急开会撞翻文件柜,纸片像雪片般飞舞的场面,说句“这真是马仰人翻”,保证比“太乱了”更有画面感。语言的生命力,不就在这些鲜活的日常瞬间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