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i
  • shā
  • zǒu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i shā zǒu shí

成语解释: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成语出处:唐 韩鄂《岁华纪丽 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风力迅猛

繁体字形:飛砂走石

英文翻译:aols

飞砂走石的意思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砂:同“沙(shā)”(多指颗粒较大的):矿砂。砂糖。砂纸。

走: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走。走路。孩子会走了。马不走了。2.跑:奔走。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走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你这步棋走坏了。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红。走热。5.离开;去:车刚走。我明天要走了。请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7.(亲友之间)来往:走娘家。走亲戚。他们两家走得很近。8.通过: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气。走风。说走了嘴。10.姓。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成语评论

飞砂走石”这个成语,乍一听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场景,但它到底该怎么用呢?举个例子:沙漠里突然刮起狂风,沙子被卷到半空,碎石像子弹一样乱飞,人们只能眯着眼弓着腰艰难前行——这就是典型的“飞砂走石”。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形容自然现象吗?其实不然。比如公司突然遭遇重大危机,各种突发问题接踵而至,老板拍着桌子说:“现在简直是飞砂走石,大家必须稳住阵脚!”这里就把自然界的混乱比喻成了职场中的动荡局面。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藏着古人的智慧。为什么用“砂石”而不是树叶或花瓣?仔细观察会发现,砂石重量更沉、破坏力更强,用来比喻剧烈变动更贴切。就像生活中某些变故,轻飘飘的影响可能很快过去,但真正“飞砂走石”级的冲击,往往会留下深刻痕迹。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其实在提醒我们应对混乱的方法。就像遭遇沙尘暴时要找掩体,现实中遇到“飞砂走石”般的困境时,更需要保持清醒。去年我负责的项目差点夭折,当时真有种被砂石糊脸的窒息感,但冷静下来梳理关键节点,最终反而打磨出了更扎实的方案。

现代人或许很少亲历自然界的飞砂走石,但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各种观点何尝不是另一种“砂石”?面对铺天盖地的消息,学会在思维风暴中抓住重点,就像在漫天黄沙中辨认方向,这种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最后留个小问题:你最近是否遇到过“飞砂走石”般的状况?下次再遇到时,不妨把它想象成一场沙漠风暴——虽然暂时看不清前路,但只要调整呼吸稳步向前,总能走到风平浪静的那一刻。

飞砂走石的造句

  1. 造句 当年这里是一片漫漫黄沙,大风一起,飞砂走石,迷人眼目,乃至昏天黑地,不辨东西。
  2. 造句 与龙卷风一样,当龙卷风挟裹着飞砂走石拔地而起时,你便看到了它。
  3. 造句 一时间,飞砂走石,山崩地裂,天地间的一切都翻滚着被它吸入口中。
  4. 造句 那老神仙还能腾云驾雾,飞砂走石。
  5. 造句 ——飞砂走石、尸解天下,这正是五刹酷绝天下的绝技!余老人的刀却象这狂砂巨石中努力不倒的一面旗。
  6. 造句 飞砂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7. 造句 这室外的状况,说是飞砂走石有点过,但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却是真的,地下还在传出闷雷似的吼叫,让人心胆俱裂。
  8. 造句 如果是有人在这里,那准会被震起的飞砂走石,打的血肉模糊了。
  9. 造句 一时间,飞砂走石,罡气略空,一道道剑痕印刻在四周,使得乱石草木崩毁,一片凌乱。
  10. 造句 就在这样昏暗无光的飞砂走石当中,吸魂刀客一直堤防四周,先天之境后期的神念一次次的探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