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i
  • yán
  • z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i yán zǒu jǐ

成语解释:同“飞檐走壁”。

成语出处:《天雨花》第十一回:“小的曾学过飞檐走脊的本事,还能飞石打人,百发百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武艺高强

繁体字形:飛簷走脊

英文翻译:Cornice and ridge

飞檐走脊的意思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檐:1.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房檐。廊檐。檐下。檐前。2.某些器物上形状像房檐的部分:帽檐儿。

走: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走。走路。孩子会走了。马不走了。2.跑:奔走。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走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你这步棋走坏了。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红。走热。5.离开;去:车刚走。我明天要走了。请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7.(亲友之间)来往:走娘家。走亲戚。他们两家走得很近。8.通过: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气。走风。说走了嘴。10.姓。

脊:1.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柱:脊髓。脊椎。2.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山脊。屋脊。书脊。3.姓。

成语评论

提到“飞檐走脊”,你脑海中是不是立刻浮现出武侠剧中大侠在屋顶间穿梭的画面?比如《射雕英雄传》里黄蓉夜探王府,脚尖轻点瓦片就能翻墙入户,这种身手确实配得上“飞檐走脊”四个字。

但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武侠人物吗?其实不然。我曾在纪录片里见过一位古建筑修复师,他不用脚手架,仅凭一根麻绳就能在十几米高的木梁上行走自如,精准修复破损的雕花——这才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飞檐走脊”,既需要过硬的技术,更需要胆大心细的品格。

现代职场中,“飞檐走脊”又被赋予了新含义。比如某科技公司的项目经理,在同时推进三个跨国项目时,既要协调时差会议,又要处理突发状况,同事们都说他“像在飞檐走脊”。这里的“檐”和“脊”变成了错综复杂的工作节点,而“飞”与“走”则转化为灵活应变的能力。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暗藏着文化密码。中国古建筑的飞檐设计本就兼具实用与美学——翘起的檐角既能引流雨水,又像展翅的飞鸟。这让我联想到,真正的“飞檐走脊”从来不是炫技,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流露的从容姿态。就像我认识的一位急诊科医生,面对同时送来的五位伤员,依然能有条不紊地安排救治顺序,这种专业素养何尝不是另一种“飞檐走脊”?

有人好奇:普通人的生活中能用上这个成语吗?上周我在菜市场就见过生动案例。卖菜阿姨单手托着五碗热干面,在湿滑的地面快步穿行却不洒一滴汤汁,食客们笑着打趣:“您这功夫都能去飞檐走脊了!”可见只要在某件事上做到极致,人人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飞檐走脊”更像是一种生存智慧。它提醒我们:与其在平地上跟风奔跑,不如找到自己擅长的“屋檐”,练就独特的行走方式。毕竟,站在高处看到的风景,永远比挤在人群里更清晰。

"飞檐走脊"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