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i yún chè diàn
成语解释: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一回:“不说追兵随后飞云掣电而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状语;形容非常迅速
繁体字形:飛雲掣電
英文翻译:Flying clouds turn on electricity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云: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
掣:1.拽;拉:牵掣。掣肘。2.抽:掣签。3.极快地闪过:风驰电掣。
电:1.物质的一种属性。物体是由原子组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原子中正负电量相等,因而整个物体被认为是不带电的或中性的。当它们由于摩擦等原因失去一部分电子时,就带正电;获得电子时,就带负电。2.触电:电了我一下。3.电报;打电报:来电。电告。4.指闪电:雷电交加。
“飞云掣电”这个成语,一听就让人联想到速度极快的场景。比如暴雨将至时,乌云翻滚、闪电劈开天际,可不就是“飞云掣电”的生动画面?不过,它不仅能描述自然现象,还能用来比喻人的行动或事物发展迅猛。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风驰电掣”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强调速度快,但“飞云掣电”更侧重动态的视觉冲击感,比如形容短跑运动员冲刺时脚步带起的尘土,或是无人机群在空中编队变换的瞬间,用这个成语会让人眼前直接浮现画面。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外卖小哥在晚高峰的车流中穿梭,电瓶车灵活得像个影子,订单地址从城东到城西只用了15分钟,这效率简直称得上“飞云掣电”。你看,老祖宗的成语用到现在的外卖场景里,是不是毫无违和感?
我总觉得这类成语有种“时光机”属性。比如朋友吐槽自己赶项目进度时说:“这周改方案改得飞云掣电,键盘都快敲出火星子了。”既保留了成语的意境,又加入了现代职场元素,反而比直白说“特别忙”更有感染力。
再换个角度想,为什么古人用云和电比喻速度?或许因为这两者都是肉眼可见却难以捕捉的存在。就像现在刷短视频时,信息流唰唰划过屏幕的速度,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这种转瞬即逝的体验,用“飞云掣电”来形容反而比“信息爆炸”更鲜活。
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自带“大场面”基因。如果用来形容日常小事,比如“我飞云掣电地吃完早饭”,反而会显得夸张好笑。它更适合需要强调速度与力量并存的场景,比如火箭发射、特效电影里的打斗镜头,或是企业用三个月完成全年KPI的逆袭故事。
说到底,语言就像工具箱里的锤子改锥,用对场景才能发挥最大效果。下次看到快递车在小区里精准闪避障碍物,或是自家猫主子追激光笔的光点时,试试用“飞云掣电”来描述,说不定能解锁新的表达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