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gǔ qiào jùn
成语解释: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成语出处: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或诗画作品
繁体字形:風骨峭峻
英文翻译:The wind and the bone are precipitous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峭:1.山势高陡:峭立。峭壁。2.比喻严厉:峭直(严峻刚直)。
峻:1.(山)高大:险峻。高山峻岭。2.严厉:严峻。严刑峻法。
哎呦喂,咱今天来唠唠“风骨峭峻”这成语到底咋用!比如说老张在单位里拒绝给领导送礼,同事劝他“灵活点”,他脖子一梗:“我图的是对得起良心,不是图那点虚头巴脑的提拔。”这可不就是活生生的风骨峭峻嘛!
这时候有人可能要问:“这词儿听着挺文绉绉的,跟咱普通人有啥关系?”好问题!说白了不就是“硬气但不过头”嘛。你看疫情期间那些坚持给居民送菜的志愿者,顶着风险也要完成工作——哎对喽,这就叫既有原则又不失温度的风骨。
再说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业委会王大姐,为了查清物业账目,愣是啃了三个月《物权法》。邻居都说:“大姐您别较真了,差不多得了。”她倒好,直接甩出二十页审计报告。要我说啊,这种较真劲儿可不就是“峭峻”的最佳注脚?
有人可能要嘀咕:“现在社会这么现实,讲风骨不是吃亏吗?”这话对也不对。隔壁老李开餐馆那会儿,同行都在用添加剂提鲜,他宁可少赚点也要坚持老汤熬制。结果咋样?五年过去,那些搞花活的店倒了一片,老李的店反而成了网红打卡点。您品,您细品。
依我看呐,风骨峭峻就像手机里的防抖功能——该稳的时候绝不跟着乱晃。好比说艺术家搞创作,要是光盯着流量数据改来改去,最后整出来的东西准保四不像。反倒是那些认准艺术价值的创作者,哪怕暂时不火,作品反而经得起时间考验。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世道确实需要圆滑,但总得有那么几个“轴人”守着底线。就像咱老家村口那棵歪脖子树,风再大它也不挪窝,反倒成了乡亲们认路的标记——您说这算不算另一种“峭峻”呢?得嘞,今儿就唠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