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mén shuǐ kǒu
成语解释:指要冲。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一回:“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与方腊厮杀,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有些人家都搬了别处去躲。只留下老身,在这里看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要冲
繁体字形:風門水口
英文翻译:Air inlet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风门水口”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抽象,到底啥意思?其实它常用来形容地理上的险要关口,比如两山之间的狭窄通道,或者河流交汇的急流处。举个具体例子:“古代打仗时,将军派重兵把守风门水口,敌军愣是攻不进来。”这里说的就是占据关键位置能起到“一夫当关”的效果。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现代生活有啥关系?嘿,现在虽然不用打仗了,但“关键位置”的重要性一点没变。比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控制着整条街的车流,地铁换乘站的人流疏导,甚至公司里负责跨部门协调的岗位,不都是现代版的“风门水口”吗?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拼命想“全面发力”,结果反而事倍功半。其实抓住核心环节就像把守风门水口——去年我们团队做项目,集中资源优化了支付页面这个关键节点,整体转化率直接翻了倍。这算不算职场里的风门水口思维?
有个读者可能会疑惑:普通人怎么识别生活中的风门水口?我的经验是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环节。比如备考时重点突破占分30%的大题,装修时优先搞定水电隐蔽工程,甚至维系感情时记住对方的“情绪开关点”,都是这个道理。
最近看城市规划报道,有个案例特别应景:某城市把老火车站改造成立体交通枢纽后,周边商圈自动形成了“半小时生活圈”。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改造,不就是把风门水口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吗?有时候找准支点,真的能撬动整个系统。
说到底,风门水口教会我们的不只是地理概念,更是种抓主要矛盾的思维方式。下次遇到复杂问题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事真正的“咽喉要道”在哪?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很多困扰自然迎刃而解。毕竟,好钢用在刀刃上,才是聪明人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