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lǐ yáng huā
成语解释:像风中的杨树花漂浮不定。比喻事物或事情的发展变化不定
成语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恰便似风里杨花,水上幻泡。”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風裏楊蘤
英文翻译:Poplars in the wind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杨:杨树,落叶乔木。种类很多,有山杨、毛白杨、小叶杨等多种,多为速生用材树。木材供建筑、造纸等用。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风里杨花”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杨树的花在风中飘摇不定,实际用来形容人立场摇摆、缺乏主见。比如:“公司会议上,老张一会儿支持A方案,一会儿又夸B方案好,真是风里杨花,搞得大家都不知该听谁的。”这样的例子是不是很贴近生活?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偏偏用“杨花”来比喻不坚定呢?其实杨花本身轻飘飘的,稍有风吹就会四处飞散,这种特性让它成了善变的“代言人”。就像我们常说的“墙头草”,只不过杨花的意象更富有画面感——想象一下漫天白色飞絮被风卷得乱窜的场景,是不是立刻能感受到那种不确定性?
现代生活中,“风里杨花”的现象似乎更常见了。比如刷短视频时,刚被种草某款产品,转眼看到差评又马上反悔;或是职场新人跟着不同前辈学做事,结果把工作方法改来改去。我倒觉得,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偶尔摇摆或许是人之常情,但关键要学会在摇摆后沉淀出属于自己的判断标准。
再举个有意思的对比:如果说“风里杨花”是缺乏定力,那么“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是它的反义词。这两个成语就像天平的两端,提醒我们在灵活应变和坚持原则之间找平衡。比如创业团队既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策略(避免僵化),又不能因为短期波动放弃核心方向(防止盲目跟风)。
最后想说,成语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人性特点。与其批评“风里杨花”的行为,不如把它当作自我提醒——在充满诱惑和干扰的世界里,知道何时该像杨花般轻盈适应,何时该如松柏般扎根坚守,或许才是更智慧的生存之道。